“遇到就沒變”的公務員

浮罗池滑是我从小到大的活动地带,这里的商店与银行林立,无论处理事务,购物或者用餐都相当方便。由于商店与银行的地点集中,让公众感到相当便利,因此也造成车辆车水马龙,交通堵塞的情况相当严重,尤其是午餐及上下班时段。

日前看见马路两旁出现“锁车轮”告示牌,警告车主不要随意违例停放车子,不禁感到欣慰。毕竟为了自己方便,不管他人麻烦的缺德车主相当多,这一次终于可以对付他们了。

上个星期浮罗池滑区州议员郭庭凯发现这些告示牌如同虚设,因为市政局执法人员态度懒散,没有认真执行任务,导致浮罗池滑状况依然没有改善。而浮罗池滑警察局前面就是交通堵塞的重地,可是那里的警察也视而不见,工作态度与懒散的市政局执法人员不相上下。

批评公务员工作态度懒散的州议员,郭庭凯并非唱独角戏。今年9月日落洞国会议员黄泉安指出,槟榔河第二阶段治水计划迟迟无法动工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负责的公务员工作态度怠惰。

批评公务员工作态度懒散的也不限于州议员,日前槟城州秘书再纳拉欣发通令,规定州公务员在上午阶段的休息喝茶时间,不可超过10分钟。其实类似的超长的喝茶时间情况,在嘛嘛咖啡店是司空见惯的。

许多公务员是没用早餐就上班的,他们往往在上午阶段的喝茶时间才出外吃早餐,所以10点左右的嘛嘛咖啡店往往高朋满座(许多人的胸前还挂着名片),当然所谓喝茶时间至少超过半个小时(还要看一看报纸,聊一聊天呢)

记者询问纳拉欣发如何对付违例公务员,他回答,初犯者将接到口头警告,如果继续犯规,将受到进一步的对付。怎样子的进一步对付?则不得知了。

关于2008年总审计司报告提及的滥用、疏忽、管理不当、超支等问题,公共服务局总监依斯迈阿当说,部门主管的整体表现将备受影响,包括升职及加薪机会等,换句话说,以3万余令吉的天价购买市价仅990令吉的柱型平台工具(总共6台),该部门主管面对的惩罚只是一般的不加薪或升职而已。

类似把有贪污、回扣之嫌的行为化为行政疏忽或管理不当来处理,是公共部门一贯的官官相护作风,因此对腐败的公务员来说,根本无法起震慑的作用,甚至让他们在未来更加肆无忌惮。

正如上面所提的,我国公务员有两大问题,其一是马虎懒散、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其二是有倾向贪污舞弊的行为。

要大刀阔斧整顿公务员,将贪污枉法的公务员绳之以法,固然重要,可是这些公务员,就整体比例而言,还算是小数目。如何处理那数目庞大的马虎、懒散公务员队伍,方是充满挑战的改革工作。

我国的公共体系在惩罚方面过于仁慈,时常陷于妇人之仁的困境。公务员相当清楚,不求上进、马虎懒散、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是不会受到严重惩罚如不加薪或升职的,更不用说革职了。
所谓“金饭碗”(或者“金饭桶”)就是不求上进、马虎懒散、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也能保有工作,而且年年调薪,无惊无险做到退休,还享有有退休后的各种福利。

就算是设定关键绩效指标(KPI),那些表现没有达到标准的公务员要如何对付?不能加薪或升级?他们是不在乎加薪或升级的,只要保住工作就好。政府会开除那些没有做错事,可是表现低于标准的公务员吗?

我国的公共部门有点像流沙,任何朝气蓬勃年轻人进入这种体系,如果没有坚定意志,及时跳开,几年下来,很快就跟着大伙儿一起沉沦了。虽然我们不齿这种工作态度,可是他们依旧马照跑,舞照跳,一路风骚到退休,你又奈他何!

我想,民联议员这两年来最大的体会,应该是面对公务员的工作态度时,萌生福建话“遇到就没变”的无奈感觉。

(2009年11月13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的“岛城启示录”专栏



簡體字的原罪

上个星期,为期两周的乔治市古迹区中文路牌繁简网上公投结果终于出炉了。高达82%(2499票)的民众支持保留最初使用的繁体字,而槟州政府也尊重民意,决定保留当初使用繁体字的决定。

虽然只有区区3千民众参与网上公投,可是网站的留言与意见倒是相当的热烈,大家都提出各种看法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关于五十几年的简体字历史演变,连中国人都未必真正清楚,更何况是我们?),让人感觉繁简体字之争,依然未能销声匿迹。

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一样,最近更有重新振兴繁体字的呼声,掀起新一轮的繁简之争。为什么实行了逾50年的简体字政策,还有争议的声音?

就让我们回到这场争论的起点:为何当年中国推行简体字?

最常听到的理由是减少笔画,加快书写速度,降低认字难度等的所谓“简体字扫盲论”(1950年代,据说中国逾半数人口是文盲)。其实这只是当时的其中一项考量(其实效果也不见得有效),并非最主要的目标。

50年后的今天,纪录片《大国崛起》总策划之一和《汉字五千年》的总策划与撰稿指导麦天枢说:“简体字是外界压迫下一个不得已的、令人棘手的选择。”。一语道出当年推行简体字的无奈与鲁莽。

今年6月28日的《亚洲周刊》封面专题《日本汉字镜子映照繁简之争》报道中,仔细讲述当年中国推行简体字的前因后果。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拼音方向”的指示下,中共政府全面开展文字改革。

毛泽东的文字改革计划是先推行简体字,最终目标是把汉字拼音化,换句话说,简体字只是过渡阶段,而这个文字改革最大争议是毛泽东有意废除汉字。

打个比方,“现代汉语词典”的简体字是过渡期而已,最终目标是使用拼音文字或拼音化的“Xian Dai Han Yu Ci Dian”来取代汉字(有购买中国书籍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直到今天封面依然有拼音文字的书名)

1956年,周恩来认为对汉字的前途不急于下定论,于是用缓兵之计将文字改革分为2个阶段实行:第一步是完成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推行中文拼音方案的3项任务;第二步实现汉字拼音化或者拉丁化。

为什么毛泽东等人(包括钱玄同,瞿秋白)会有废除汉字的惊人想法?香港评论人梁文道在《推行简体字有何政治隐意?》中表示,“在那年头,中国知识界为了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真可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于是连沿用数千年的汉字也被他们拿出来当作革命的对象,似乎汉字不改就不得富强”。

而中国批评家朱大可在《汉字革命和文化断裂》中指出,“这场拼音化运动的序曲,并非只是一种文字自身的变革,而是隐含着更为复杂的政治诉求,它一石数鸟地实现了下列战略目标:第一,向民众显示了文化大一统的威权,成为与嬴政“书同文”媲美的历史伟绩;第二,向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阵营表达了“字母共产主义化”的决心;第三,彻底划清了跟港台资产阶级反动政权的文化界线”。

无独有偶,同时期的越南也是一个典型“字母共产主义化”的例子。越南文明是用传入的汉字所纪录的(之前越南没有文字)。在殖民期间,法国殖民政府极力推广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取代汉字,可是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上台后,立刻宣布拉丁字母是“唯一正式的书写文”,彻底废除汉字。1975年北越统一南越后,南越的汉字也也遭受同样命运。

在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中国国民的政治意识形态高过一切,换句话说,他们先是共产主义遵从者,接下来才是具有中华文化的中国人,所以在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激情的号召下,中华文化的种种是可以毫不犹豫地摈弃或牺牲的。

朱大可认为,中国在那个年代有3项革命以惨重失败收场。第一是汉字拼音化的文字革命;第二是所谓“亩产万斤”的农业革命(造成千万人饿死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第三是全民大炼钢铁的工业革命。而作为拼音化文字革命的半成品,简体字却被保留了下来。他说:“这种“简体字原罪”,就是它今天遭到普遍质疑的原因。”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后,无论在政治或者经济上,皆有惊天动地的大改变。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再“又红又专”了,在他们心中的天平上,中华文化开始驾凌政治意识形态。于丹谈《论语》,《庄子》、易中天品三国、《汉字五千年》纪录片等造成火红盛况,说明了这一代的年轻中国人拒绝继续成为“文化断层的一代”。他们开始拥抱传统中华文化,而学习阅读及书写作为奠定文化的繁体字,也将势必成为新趋势。

作为马来西亚华人,我们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成长,因此我们具有吸收多元文化的能耐。虽然我国学校实行简体字政策,可是从未禁止使用繁体字,因此我们就不该自我阉割,更应该有“识繁书简”与“写繁识简”的接受与学习心态,就算有一天中国来个大逆转(在中国,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重新推行繁体字,我们也能处变不惊,坦然面对。

(2009年11月6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专栏“岛城启示录”

《亚洲周刊》封面专题《日本汉字镜子映照繁简之争》

梁文道:《推行简体字有何政治隐意?》

朱大可:《汉字革命和文化断裂》

楊邦尼:《漢字潮,文化根,在寶島》

請尊重我們的檳城首長

上个星期,槟城举行提升升旗山缆车系统工程推介仪式,联邦政府拨款6千万令吉,预定明年3月动工,并计划在10个月内完成。近年来,频频出状况的升旗山缆车问题,终于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了。

这是全国性新闻,因为该项推介仪式是由旅游部长黄燕燕和首相署部长诺莫哈末联合主持,我在电视新闻上,也看到有关报道的画面。

引起我的注意的并非电视新闻报道,而是报章报道的一些情况。有报道指出,在有关推介礼上,部长致词的当儿,首席部长林冠英才抵达,他似乎慢了10分钟。

习惯出席类似场合的观众,或者普通常识较广的读者,看了这样的报道,应该会发觉有点不对劲,因为槟城的官方节目不大可能在首席部长尚未抵达前(如他有出席的话),就贸然开始的。

这个小小谜团,经过林首长新闻秘书张燕芬的专栏文章《首长也被边缘化?》,细说从头,层层剥开,终于真相大白,也爆出一个大大的内幕。内幕的重点是这些联邦官员除了懂得揣摩与符合政治人物与政党的需求,显现识时务的小聪明之外,竟然斗胆藐视官方礼仪,不把首席部长放在眼里。

该项推介仪式的开始时间是10时30分,而林冠英抵达的时间是10时25分,原本是没有任何迟到问题,不过这些官员在当天竟然把时间提早15分钟开始(真是服了他们的献媚举止),当首长抵步时,他们也不中断节目,仪式照样进行。

张燕芬也透露,原本他们还想把首长的贵宾座位安放在台下(没有安排首长致词),台上只有两位部长的贵宾座位(有意让首长“知难而退”,完全不顾官方礼仪),后来得知首长确定出席,他们为了不让首长和两位部长“同台演出”,把所有贵宾座位都全部搬下台。

这项推介活动是由首相署属下槟州发展局所负责,这些联邦官员当然明白这次拨款的重要性,因此精心策划安排(首长办公室直到仪式前几天才收到邀请函),让只属于国阵的两位部长出风头,兼顾政治宣传,岂知林冠英执意出席,坏了他们让主子眉开眼笑的大事。

我曾经在本栏的《教育部的潜规则》一文中指出,去年年底我前往其中一个教育部槟州办事处处理事项,发现大厅墙壁上按照次序排列有元首伉俪、州元首伉俪、首相和教育部长的照片,就是没有槟城首长林冠英的照片。

那时候,民联已执政槟城9个月,林冠英的照片在银行、市政局、邮政局等地方随处可见,可是这些教育部官员竟然还在装聋作哑扮白痴,假装不懂改朝换代是怎么一回事(不知现在是否已经心不甘情不愿地把林冠英的照片挂上去了?)

在国阵执政逾50年下,我国百万公务员/官员,有一定的数量,心态上已经僵化了,说难听是党政不分,说更难听是奴才观念作祟。

不过,这也难怪他们机关算尽,或者有恃无恐。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每年总稽查司报告出炉(民众胸中怒火也出炉了),各种明目张胆的捞钱证据公布天下,可是往往只有区区几位倒霉鬼被控上法庭及定罪,其余的安然无事,或者证据不足、无罪释放。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向这群阿谀逢迎的联邦官员呛声:民联政府是槟城百万子民用选票选出来的,既然你们在槟城工作,那么入乡随俗,也要懂得礼貌,请尊重我们的槟城首长。

(2009年10月30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张燕芬:《首长也被边缘化?》

欧宗敏:《教育部的潜规则》


納吉時代正式開始

巫统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落幕,巫统主席纳吉的政策演讲中,以全民最终目标是“一个马来西亚”的论述最为响亮,他把“一个马来西亚”概念融入/冲击巫统,一个以捍卫种族权益作为奋斗基础的政党,不得不让人觉得他的信心与勇气,已经升至最高点。

趁着“一个马来西亚”的口号在巫统大会响翻天之际,首相纳吉打铁趁热,宣布明年开始将9月16日列为大马日,同时也是公共假期(他后发先至,抢在民联之前,赢了一个马鼻),向全体国民展现更凸出、全面的“一个马来西亚”精神。

首相纳吉自4月初上任以来,在百日执政之时,我国对外的经济政策有了重大的突破,也作出了大幅度的改变。半年后的今天,他倡导的“一个马来西亚”概念,在获得巫统代表的认同与肯定后(我们必须了解事实,在国阵政府治理下,巫统的利益驾凌于国家利益之上),基本上已经成功纳入国家发展的轨道,而属于纳吉的时代正式揭开序幕。

由作为首相的纳吉提出的“一个马来西亚”概念,无论公共体系或者官方传媒如何大力宣传,都比不上在巫统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巫统党员的全力支持,来得重要及踏实。

“一个马来西亚”概念严厉冲击巫统的基本政治理念,它意味着巫统必须走出种族主义框框,扩大视野与心胸,为全国人民斗争,不能只顾着马来人的利益。

纳吉的巫统改革政策,当然,也获得巫青团长凯里的积极配合(他审时度势,所以没有举剑动作),他提议以“马来人领导”取代“马来人主权”概念,并以“青年的5个原则”(团结、原则、包容、合时宜及积极),作为巫青斗争的全新方向。

巫统并非种族主义政党,纳吉在巫统大会上指出,1969年发生513种族冲突事件后,虽然巫统可以凭一党之力执政,可是它却没有这样做。在8个月内,我国恢复民主制度,巫统与国阵其他成员党合作,继续容纳各族文化与母语教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影响我国经济、政治与民生长达几十年的新经济政策,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当然,历史的诠释角度,往往随着时代趋势与政治需求,有所改变,而政治人物会提出合理的解读。巫统并非种族主义政党,这种说法似乎不能成立,不过纳吉倒是有意愿扭转大方向,在他的领导下,把巫统打造成非种族主义政党。

本届巫统代表大会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修改7项党章,增加中央代表名额(从2千名激升至14万名)、取消提名固打制、增加女性中央代表(以达到30%目标)等,以杜绝多年以来争议不断贿选问题。

根据报导,有关修改党章议程,在2千名中央代表的一片欢笑声中,以集体声浪与集体举手方式,全面通过。如果以乐观的角度来看,巫统党员的确有杜绝金钱政治的决心,希望一改多年买票贿选的恶习与传统。

纳吉善用308大选的海啸效应,抓住巫统党员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心态,以“一个马来西亚”概念和修改党章,下两帖猛药,希望妙手回春,巫统沉疴顿愈。

巫统是否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当然,这有待观察,不过纳吉以“一个马来西亚”概念,分别贯穿国家与巫统的政策,算是成功树立起他的政治理念,也显示他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了。

(2009年10月23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我們是能讀兩種中文的人


——繁簡共用:大馬華人的優勢


上周我撰写有关槟城中文路牌繁简争议的文章,之后有接到一些朋友的回应和看法。不过,多数人的态度是无所谓,有位朋友甚至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吃饱没事做?繁体简体的中文路牌,你不会看啊?我们都是能读两种中文的人,管他什么体!不要写日文就好了。哈哈!”

就是因为有像我们这种能读两种中文的人,方能体会繁简皆通的优势与灵活,所以觉得更应该保持/维护这项难得的优势,一种马来西亚华社特有的繁简共用的多元优势。

虽然26年前教育部开始在华小全面采用简体字,可是并没有淘汰或禁止使用繁体字,因此繁体字的应用,在我国依然蓬勃。

我国的中文报纸(作为学校以外最重要的中文教育推广单位)在繁简体运用方面(包括报纸的网页),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简体字,繁体字和繁简共用。他们在繁体字传承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平台,让年轻一代通过阅读报纸或其网页,“识繁写简”,成为能读两种中文的人。

谈到使用简体字的重要,通常会有这几个耳熟能详的重点跳出来。第一,遵照中国的步伐;第二,与世界接轨;第三,容易书写,利于推广,对于扫除文盲、普及化,起了作用等。

上述的说法,纯粹是中共政府对于使用简体字的政策作合理化的解释,它主要的诉求对象是中国国民。虽然我们的华文使用政策基本上跟随中国大陆,可是我们不是中国国民,因此对于那一套官方说辞,我们实在没有义务及必要,毫无怀疑的全盘照收。

针对第一点,我们基本上跟随中国大陆的华文使用政策,但是不一定全盘跟随,我们有各种取舍的权利(继续使用繁体字不代表固步自封、开倒车,反而是在传承祖先写了3千年的汉字),也包括规范华语的在地化这一块(这是另外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点“与世界接轨”是一个误导。根据资料,全世界约有3、4千万人使用繁体字,而这3、4千万人散居在世界各地(包括台湾与香港),换句话说,除了中国大陆使用简体字之外,目前繁体字依然是全世界海外华人使用最普及的中文,而未来50年全球还是会有数千万人在使用它。

第三点“容易书写,利于推广” 更是似是而非的说法。难道只有智商较高的人才能学繁体字?难道台湾与香港的小孩比较聪明(还有当年的我们)?难道为了“利于推广”,英国人会把英语简化,例如把go, going, gone, went语法改为只用go则可?

我不是反对使用简体字,而是反对那些认为只有简体字才属于所谓“正统”、“权威”、“趋势”等的说法与观点,这有点像把繁体字当“破四旧”看待,也间接地打压它生存的空间。

我们有必要认清楚我们生活环境的多元文化特色。我们拥有繁简共存的空间,就不应该自我阉割,把它沦为单一的空间。我们要时时强调拥有多元化的空间,因为它是我们的优势与骄傲。

针对槟城中文路牌繁简的争议,州政府已经开始推行网上公投的活动,让人民来决定。对于这项公投活动,我有一些看法。如果人民反应热烈,有数十万人参与,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只有数百或数千人参与(槟城有逾百万人口),那么公投的成绩能算是反映民意吗?

假如公众反应不热烈,那么州政府应该以槟城的多元文化特色作为考量,选择繁简共用的中文路牌,在一个路牌上使用繁简双体字,或者路头与路尾各别使用一种繁简体字,让我们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或者台湾总统马英九到访时,展现我们马来西亚华人能读两种中文的能耐。

(2009年10月16日)

延伸閲讀:

我们是能读两种中文的人(原文)

新闻:古迹区中文路牌繁简民调

李耀祥:《用正體字錯之有?》(原文刊登于《星洲日報》09年10月21日)

沈志偉:《簡體真的是大趨勢嗎?》

杨欣儒:《中文路牌采用简体字何错之有?》

杨善勇:《繁简在槟城的大街交汇》

《光华日报》网页

《星洲日報》網頁

《光明日報》網頁

《南洋商报》网页

《中國報》網頁

《東方日報》網頁


繁簡共用是中文路牌首選

最近槟岛的中文路牌出现使用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争议。对许多人来说,目前我国的华文教育已经采用简体教学多年,因此选用简体作为中文路牌是理所当然,不过槟州古迹信托会则表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有关中文路牌是设在古迹区,使用繁体字才适合。

对于有关的争议,州政府的解决方法是进行公投,由公众上网投票或者到古迹信托会索取投票表格来做决定,日期是10月12日开始为期2周。

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争议,在我国已经早已不是课题了。我们已经习惯使用简体字多年,不过也没有淘汰或禁止使用繁体字(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中文使用政策不同)。基本上,除了学校的作业及考试不允许之外,我们的书籍、报章、部落格、商店招牌、广告文案、商业名片等几乎都是繁简共用。

在这里繁简共用的情况是无可厚非的。教育部在1983年推行小学3M制度时,开始在华小全面采用简体字,换句话说,34岁以下的年轻人是简体字的一代。如果以70岁作为一代,那么使用繁体字的人也刚刚好占了一半。

虽然我国的华文使用政策基本上跟随中国大陆,可是使用繁体字的空间依然存在,而且在未来它有必要继续存在。

古迹信托会秉持中文路牌采用繁体字的理由是有根据的。

首先,古迹区的种种中文书写(牌匾、碑记、商店招牌等)几乎全是繁体字。如果以整体规划、视觉美感、历史氛围的观点来看,有繁体字的中文路牌显然较适合的。

其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繁体字是最重要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一,我们实在不应该让祖先写的字,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断送。有繁体字的中文路牌可以让年轻的一代(尤其是学生),“感觉”繁体字的“重要性”(中文路牌具有“官方、正统、权威”的味道),以及开始重视与学习繁体字。

最后是繁体字显现中华文化多元的一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槟城的特色是多元文化。除了华巫印不同种族、文化、宗教的多元文化之外,这里的中华文化也显露多元的特色,包括福建、广东、客家、潮州、海南等不同的地方文化(方言、风俗祭礼、信仰祭祀、饮食、建筑等),因此在华社在文字使用方面,实在不必要拘泥于单一的简体字或繁体字,应该继续保持繁简共存的多元特色。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的槟城,在吸引华人游客方面,有时实在不需要为了迁就某群游客,而牺牲原有的传统特色和风格。近来每天约3千中国大陆游客前往台湾,可是台湾当局不会大量使用简体字来迁就他们。同样的道理,多年来我们的大量中年及老人家前往中国旅游,也不见他们增设繁体字的旅游资讯来迁就我们。

许多人认为,简体字将是未来学习华文的唯一选择,其实不然。近来中国大陆有开始出现恢复繁体字的呼声,去年有21位文艺界政协委员会联名提出《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发出“振兴繁体字”的呼吁。

今年4月中国最夯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总策划和撰稿指导麦天枢,谈到繁简体字之争,他相信最终会改回繁体字,繁体字才是华人文字和文化的根源。他说:“汉字出现已有三千两百多年,简体字才几十年,它是外界压迫下一个不得已的、令人棘手的选择。”

关于槟岛中文路牌使用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争议,我认为首选的解决方法是繁简共用,例如“林萃龍醫生路/林萃龙医生路”。其实类似的做法在许多家电使用手册里可以见到(两种中文说明),而也有人选择在名片的正反两面上,分别印上繁简两种文字,以符合实际要求。

类似的繁简共用中文路牌,在成本上不见得会增加多少,并能平息繁简的争议,又能方便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游客,更能展现槟城华社“识正书简”与“写繁识简”的多元传统与特色,何乐不为呢?

(2009年10月9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新闻:槟民投票决定繁简路牌

新闻:古迹中文路牌简繁体争议


讀書人欠債不還

上周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首席执行员尤努斯受访时披露,大专毕业生拖欠国家高等教育基金的人数高达2万6千多人(24%),累计欠款大约4亿令吉。

虽然大专毕业生欠债不还已经不是什么爆料新闻,可是欠债人包括艺人、政党人士及属于收入颇丰、社会地位不低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等,让人不禁摇头叹息。

去年8月该基金把逾2万6千名欠债人的名单交给移民局,以限制他们出国。这项措施实行后,只有区区4%或1千零18人还清约2千万令吉的贷款,看来这项措施不见得有效。

大专毕业生拖欠贷款不还的恶习,PTPTN不是唯一被拖累的单位。去年10月,槟州政府公布首批拖欠“槟州学生教育贷学金计划”名单,有639人“金榜题名”, 欠款高达1千1百万令吉,更离谱的是有些毕业生拖欠近20年也不还!(有位朋友缺德地说,搞不好他们要用冥府纸钱来偿还)

我在《一些老掉牙的偏见》一文中,针对这批拖欠槟州政府教育贷学金名单中,有一半是华裔子弟的事实,提醒常常自以为是的我们,要抛开“欠债不还的都是马来人”的偏见,不要再以种族与肤色来认定其道德和品格的优劣。毕竟没有天生就要拖欠贷学金的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只有松懈的追债程序、沉沦的道德观,导致他们有机可乘。

坦白说, 4亿令吉的欠款和2万6千多位的欠债人,也曝露了PTPTN的追债程序和方法不够专业与积极(应该向商业银行取经)。单单把名单交给移民局,以限制他们出国的追债措施,确实没有达到杀鸡骇猴的警戒效果。这些欠债不还的读书人似乎有不见棺材不流泪的冥顽不灵。

坊间评论认为,PTPTN应该向欠债人实施高利息作为惩罚,并与公积金局和内陆税收局联手,通过两局提供的资料,更有效地向欠债人追债。除此之外,PTPTN应该采取更严厉的手法,如起诉、查封资产等,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上周我在本栏的《作弊抄袭不是校园小事》一文中,针对大专的作弊、抄袭、剽窃风气横行,一代社会精英的价值观将受到扭曲,深感担忧。而高达24%欠债不还的大专毕业生,更是凸显诚信、责任的沦落。

2年前,反贪污局总监宣布,根据该局和国民大学于2003年联合展开的调查发现,只要有机会和赋予权力,30.5%的大专生有贪污的倾向。无独有偶,欠贷款不还的大专毕业生也高达24%,两个数据相当接近,有互相印证彼此观点的作用,也说明了现今有三成知识分子出现腐败行为的严重性。

近年来高教部雄心万丈,拟定计划及增加拨款,希望把本地大学打进世界500所大学排行榜的前200名。当然有企图、有计划是好事,不过也不能只靠奖励来行事,面对不负责任、自私、贪婪的大学生,当局不该再持有姑息养奸的态度,应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来解决,以免陷入养虎遗患的困境。

(2009年10月2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欧宗敏:《一些老掉牙的偏见》

Wong Chun Wai:《 Shaming Them Is The Price To Pay》


作弊抄襲不是校園小事

两个星期前,吉隆坡一所华小的家长投诉,指校方在小六评估考试的国语作文试卷前召集学生,除了念出看图造句的5个句子之外,也在黑板上写下一些重要的词汇,并分派范文给学生背。

后来学生进入考场,发现看图作文和作文题,竟然与老师召集时提供的资料吻合。校方 “考前特别召集” 的安排,的确惹怒了这位家长,他批评校方为了学校成绩排名,不择手段,对于小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做出极度恶劣的示范。

事件发生后,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表示,经过调查发现有关试卷并没有发生泄题,只是有关学校碰巧预测到相关的考题。那位家长对于副教长的解释,深感不满,他觉得 “碰巧预测到相关的考题”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这位家长的忧虑与愤怒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一种教育理念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在第一位的,反而都肯定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才是最重要。如果一位老师觉得通过“碰巧预测考题”可以“帮助”学生考取佳绩,那么他实在不清楚自己作为老师的职务、专业与操守。

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家长与教师,认为这位家长过于迂腐,或者小题大做,在他们的观念里,类似的“碰巧预测考题”事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说穿了,这只是教育体系里的潜规则嘛。

有些小学老师可能认同“碰巧预测考题”不是泄题,那么大学讲师出版有关如何撰写履历表的书籍,内容与网上资料几乎一样,也是一种“碰巧”吗?

博大2名讲师6年前撰写的一本书,涉嫌抄袭哈佛大学、艾尔比奥学院网站文章,事件曝光之后,其中一名作者已经否认抄袭,并认为是书写表达方式的不同。

假如一位小学生在接受“碰巧预测考题”不是泄题,或者作弊,那么在往后的大专日子里,把别人的文章稍作修改后使用,认为是一种书写方式,并不觉得是抄袭,或者剽窃,那是我们教育理念出状况?还是他个人品德出状况?

我国大专院校的抄袭风气盛行,2年前曾经爆出大专生聘请“枪手”代写论文事件,甚至公布论文收费价码及“服务范围”,当时马大、工大及博大校长皆异口同声否认(反应意料之中),不过曾在国民大学服务长达25年的槟州第二副首长拉玛沙米教授,清清楚楚知道抄袭风气的严重性。

在国大服务期间,拉玛沙米教授曾亲自调查一名讲师出版10本书籍都涉嫌抄袭的案件。他把调查报告交给大学当局,该名讲师被冻结升职加薪,可是后来该名讲师却获调派到北方大学出任教授职位!

我国大学的学术不够严谨,主要原因是教职人员没有学术公平、学术自由、坚持专业等的大学理念与认知。去年理科回教大学的一位法律讲师,发现有65位学生的成绩经过校方调整,以通过回教法律的考试(之前考试成绩都不及格),她曾向高教部投诉有关事件,可是接获的回应却是没有发生任何舞弊事件。

虽然该名讲师已经辞职,可是她依旧不满高教部与大学的处理方式,因此最近她报警,以及向反贪委会投诉,希望当局再度展开调查行动。她的控诉会受理吗?相信大家都心照不宣。

2年前,反贪污局总监宣布,根据该局和国民大学于2003年联合展开的调查发现,只要有机会和赋予权力,30.5%的大专生有贪污的倾向。如果莘莘学子接受“碰巧预测考题”不是作弊、把别人的文章稍作修改后使用不是抄袭,那么高达三成的大专生有腐败与贪婪的价值观,是可以理解的。

2006年《亚洲周刊》荣获亚洲出版业协会年度评论大奖的报导《揭开学术腐败,防止动摇国本》一文,深度报导中国大学学术腐败的猖獗状况,该国有识之士认为,它足于动摇中国的发展根基。作弊、抄袭、剽窃真的不是校园里的小事件,一旦变成风气,一代人的价值观将受到扭曲,而国家的未来则不堪设想。


(2009年9月25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亚洲周刊》:揭开学术腐败,防止动摇国本(2006年)

欧宗敏:《大学:滋养腐败的温床?》

欧宗敏:《大学的浮夸心态》

梁文道:《中国学术系统的溃散》



司法改革與失職官員

两个月前,首相纳吉宣布宣布6大国家关键成效领域(NKRA)的目标和细节,誓言降低犯罪率、打击贪污、扩大素质教育机会、提升低收入人民生活水平、加强乡区基建及改善公共交通。3周前,纳吉委任马航董事经理兼总执行长依德利斯贾拉,为隶属于首相署的“不管部长”,兼绩效管理及交付单位(PEMANDU)总执行长,负责监管关键绩效指标所主导的活动。

正当依德利斯贾拉尚埋头苦干如何交出佳绩时,上个星期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在制定司法的标准绩效后,开始采取纪律行动,2名高庭的资深法官被令离职(根据联邦宪法,高庭法官不能被开除,他们只能向最高元首致函辞职),2名员工被开除,约5名员工遭降职或减薪处分,理由是表现和效率极差。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界确实罄竹难书,经常出现联邦法院法官没写判词、地庭法官和推事庭推事没有提呈书面判词、法官利用种种作弊行为来书写判词(例如依靠研究员起草及撰写、帮忙其他法官代写、要其他法官帮忙代写等,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书面判词是“剪贴”的“作品”)等种种行政诟病,令人不敢相信这些德高望重、收入丰厚的法官竟然如此不济事、不负责任。

根据资料,一名高庭法官的月薪为1万7千,加上多项津贴,月薪总收入达3万4千,尚不包括其他特别津贴、旅行、官车、医疗等福利。

去年10月新上任的首席大法官查基表示,绝不姑息玷辱司法机构名声的害群之马,并会毫不犹豫采取严厉行动对付他们。难得大法官无官腔、无戏言,一年后司法界经过人事整顿,办事效率大大改善,累积的商业案件在6个月内,从5642宗降至2735宗,成功处理了一半。法官也必须遵守关键绩效指标,例如规定每个月必须审结多少宗案件等,从而提升他们的办事效率,改善司法界案件累积及拖延的严重问题。

司法界的改革行动,仿佛平地一声雷响,有震动四方之势,而雪州能力、透明度及特别遴选委员会(SELCAT)举行的雪州州议员拨款听证会,其轰耳的程度,也不相上下。

在州议员拨款听证会的过程中,多个县署长的所作所为以及解释理由,让民众对这些官员的素质、专业及操守,不禁感到失望、难过及愤怒。

八打灵县署在2个月内用完14选区的1年拨款 ,该县署竟然在1天内批准73个付款单,明显地违反至少要3天进行的审理程序,更甚的是,许多项目都是在州议会解散后才提出。

鹅唛县长胡再尼和瓜雪副县长异口同声表示,不敢过问拨款理由,只有快速批拨款,甚至发现当中有不妥现象,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国会解散后,拨款也照批不误。巴生县长巴基亚则承认受到前大臣基尔的指示,加速处理拨款。

鹅唛副县长达希尔竟然表示州选区的拨款是前大臣基尔的捐献,并认为州政府与执政州政府有关连,所以州议员理所当然可以任意使用拨款。他的“高见”被SELCAT主席邓章钦狠狠地痛批一番,指责他连自己的职务都分不清,应该重回国家公共行政学院上课。

无独有偶,这些地方高级官员和之前雪州政府子公司负责人的职务理解一样(3月举行的雪州国阵议员夫人俱乐部听证会),“我们的习惯就是批准款项,不过问对方的一切活动细节”。

雪州州议员拨款听证会还在进行当中,接下来的日子,多个县长将陆续受传召,相信他们的拨款纪录和解释都大同小异,也让民众看清楚这些失职官员与国阵议员狼狈为奸的面目。

我国公共体系以“三低”见称:管理能力低、工作效率低、人员素质低,除此之外,吃香喝辣的算计也不少,不然的话,你以为他们真的乖乖听从指示或配合,如此快速批准拨款?

司法界有所行动算是好的开始,但是雪州的国阵议员夫人俱乐部听证会和州议员拨款听证会的爆料,是否会有后续的纪律或刑事行动?则不得知了。

(2009年9月18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Shaila Koshy:《 Laying Down The LawFor The Judiciary》

郑云城:《公务员鲜少犯错》

欧宗敏:《大法官上任三把火》


暴戾之風橫行

52周年的国庆在没有举国奔腾、欢乐喧闹的气氛中,平静地过去了。也许是经济低迷,或许是政局纷乱,民间似乎有一股巨大的郁闷,浓得化不开,时时刻刻等待一个宣泄的出口。

虽然宣泄的出口不一定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野火燎原之势,可是近来5宗事件所出现的野蛮、暴戾、凶悍爆发举止行为,的的确确令人为之侧目。

首先是已经纷乱好一阵子的槟城豆蔻村事件。豆蔻村村民的粗鲁抗争方式,坦白说,并没有获得多少民众的鼎力支持,反而另许多民众感到厌恶。村民的屡屡抗议、示威、谩骂首长议员、堵住警车、阻挡拆屋等野蛮、暴戾行动(应是近10年来少见的),纯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此导致他们的形象简直与暴民无分别。

如果豆蔻村村民最终接受发展商的双层排屋赔偿,那么之前他们口口声声的维护百年印度文化村的诉求制高点,将全部崩塌,也肯定引来民众更严厉、更难堪的骂名。

其次是牛头示威事件。8月28日一批自称是雪州沙亚南23区民众手持一个血淋淋的牛头,前往雪州政府大楼门口抗议。我在网络上观赏有关的新闻影片,隐隐约约感觉当时示威现场弥漫的野蛮、暴戾与凶悍气氛。

当地居民反对兴都庙搬迁至他们的社区,已经是师出无名了,竟然还拿牛头来示威、来糟蹋,更凸显他们的无知、不讲理、不懂得尊重其他宗教,简直与流氓无分别。

第三是槟州首长林冠英批评马华,遭马华党员“兴师问罪”事件。8月30日林冠英在盂兰胜会晚宴致词中,揶揄马华的英文缩写,引起在场的马华党员强烈不满,他们情绪高昂地走向主桌,高声辱骂,要向林冠英讨公道,引起一阵骚乱。

其实抗议、不满与反对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发文告、拉布条示威),这群基层马华党员为何偏偏选用最不文明的方式呢?


图片说明:雪州沙亚南23区居民与大臣对话会的火爆场面。

第四是雪州沙亚南23区居民与大臣的对话会。上个星期六的那场对话会,最终演变成谩骂大会,让雪州大臣不禁错愕。电视新闻报导的画面,清楚地呈现许多居民愤怒与叫骂的混乱场面,而报纸也刊登居民高举椅子,做出欲抛动作的图片。

根据报道,大臣与市长在作解释时,都遭喝倒彩,甚至有人高声谩骂台上的领袖“愚蠢”,他们的嚣张气焰,显示痞子的野蛮作风。

第五是取缔非法开斋市场小贩,市议员被小贩丢凉鞋事件。上个星期六槟城市议会执法人员取缔非法开斋市场小贩,遭到小贩的顽强抗拒。后来来到现场的州议员和4名市议员与众小贩谈判不成,引发小贩的激烈反应,场面顿时充满火药味,而在混乱中一名市议员还被小贩丢凉鞋。

非法摆卖被取缔,竟然还“理直气壮”地动粗,这群非法小贩完全不把司法放在眼里。

无独有偶,上述的5宗事件都集中在槟城与雪兰莪,也是民联执政的州属。是民联政府不得民心,施政不利人民?还是这些群众要求条件过于苛刻?

有理由,当然可以力争,可是为什么这些民众会有“不得理,也不饶人”的野蛮作风呢?连首长与大臣也敢敢指着大声辱骂(他们又不是误国误民的陈水扁),暴戾之风,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牛头示威事件发生10天后,总检察长才决定提控示威者,算不算是迟来的正义?非法小贩最终获准继续摆卖,早知如此,市议会就不必浪费时间与人力来展开取缔行动了。

对付类似的暴戾风气,当局不应该妥协,不然的话,无理取闹的民众将有样学样,时时以野蛮、动粗的方式作为争取利益的手段,社会将会永无宁日了。

(2009年9月11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当今大马》牛头示威现场新闻片段

《独立新闻在线》:《牛头示威敲响警钟》

杨善勇:《一座兴都庙的规划》

黄洁媚:《无病呻吟的牛头》

Azmi Sharom:《Let's Stamp Out Racism》

Wong Chun Wai:《Use Your Head, Not Your Heart》

Veera Pandiyan:《No Place For Bigotry》

Shahanaaz Habib:《 Not Cowed But Regretful》

新闻:《林冠英讽马华“要找红包”》

许国伟:《花名》

國慶的鞭子與鏡子

对许多人来说,今年的国庆是有点冷冷清清的。最近几年在国庆期间,满街国旗飘扬的盛况,是大家对于国庆特有的热闹、热烈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大家对于“不悬挂国旗就是不爱国”的指责,应该记忆犹新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年政府没有劳师动众、敲锣打鼓地大肆庆祝国庆,可是类似“不爱国”的指责,几乎不曾出现。回忆起几年前的那场“悬挂国旗代表爱国”的论战,现在回头看看,“不悬挂国旗就是不爱国”的指责,根本就是一场无聊的闹剧,简直是浪费朝野议员与民众的口水和力气。

今年的国庆,还是有议题要让朝野尽力使出许多口水和力气的。兼职模特儿卡迪卡需不需要接受鞭刑?这个问题确确实实让国阵政府伤透脑筋。从一开始就不向回教庭上诉,并接受鞭刑的卡迪卡,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一位宿命论的小女子,她甚至要求公开鞭刑,把自己触犯宗教禁忌的过错,作为其他信徒的借鉴(颇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之势)

岂知卡迪卡因喝啤酒而受到鞭刑的新闻,如野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让我国在大量的国际媒体曝光(早有古训:坏事传千里),政府马上感受到国际的压力(差点与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苏丹齐名),因此政府开始灭火行动,以降低事件火红的热度。

首相纳吉认为卡迪卡应该提出上诉,无须太快接受惩罚。内政部长希山则指出,我国监狱局完全没有执行回教法鞭刑的经验或技能,因此要暂缓执行。彭亨回教上诉庭法官发出指示,要检讨卡迪卡的鞭笞刑罚。

小女子卡迪卡以退为进,来一个回马枪,把政府和回教庭刺个人仰马翻,确实让大家刮目相看。

回教小女子因喝啤酒受鞭刑事件酿成国际笑话,确实意料之外,而政治老男人因性爱光碟的陈年往事被开除党籍,也属意料之外。

马华署理总会长蔡细历因20个月前涉及性爱光碟事件,遭到马华会长理事会,以损害马华形象为由,开除党籍。翁诗杰与蔡细历的斗争,以蔡回应的一句话“工作才正要开始”,正式掀开序幕。

当然,马华党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马华几乎每10年就出现党争,从林苍佑和陈祯禄、曾永森和李三春、陈群川和梁维泮、李金狮和林良实,再到林良实和林亚历等领导层之间的斗争,每次几乎都出现两败俱伤、元气大伤的残酷结局。

马华党争就是权力与利益之争,这是不争的事实。始作俑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巴生港口自贸区丑闻的反扑力量、有人说,是代表两套做事方法难于协调、有人说,是两派的权力与利益分配不能取得平衡。

不过,这次马华党争对于华社的冲击力,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激烈。经过去年308大选,仅剩15个国会议席的马华,号称代表我国600万华人的口号,坦白说,声量已经大大不如前了。

不管马华党争的结局是翁派保住江山,还是蔡派东山再起,或者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甚至是“灭党”,毕竟那都是马华的党内事,操心的也只有马华党员。

马华党争的结局,大不了树倒猢狲散,猢狲另找大树作依靠,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看来公正党和民行党距离长成挺立大树的日子,可能也不远了。

52周年的国庆,没有喧闹的气氛,倒也乐得耳根清静。没有激情欢庆的国庆,让大家思考那根鞭子打下去的后果(这并非只关系回教徒的事)?没有呐喊口号的国庆,让大家更能冷静地看看不关民族危机的马华党争,它多么像一面镜子,照出政治权力与利益的争夺与残酷。

(2009年9月4 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郑丁贤:《鞭下去,没得回头》

黄洁媚:《鞭还是不鞭?》

P. Gunasegram
《No to "whipping for drinking"》

Wall Street Journal:《 Islam Court Halts Caning in Malaysia》

许国伟:《怎么赌都不会输的方法?》

林瑞源:《马华的未来》

《谁在乎马华公会党争?》座谈会 I

《谁在乎马华公会党争?》座谈会 II

欧宗敏:《国旗的炫耀与焦虑》


就是不相信他們

上周赵明福家属代表律师哥宾星提呈一封密函给验尸庭时,许多人的电邮户头也纷纷接到朋友转发的有关密函,一时之间,对于反贪污会涉嫌其中的“罪行”简直是呼之欲出。

后来,经过警方调查有关密函的5项疑点,发现全部不确实。其实在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之际,许多人已经心里有数,哪有可能如此简单就破案。主要的质疑原因是怀疑不同的执法单位之间出现官官相护之嫌,换句话说,就是不相信执法单位。

长年以来,民众对于警察部队的清廉度、执行能力等,往往抱着质疑的眼光,而超高的街头罪案是明显的证据(全国每天约110宗)。近年来反贪会的一些肃贪行动,也被民众贴上“选择性办案、政治迫害工具”的标签,而赵明福命案的发生,更加剧了有关质疑的印象。

民众不相信警察和反贪会等执法单位,确实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虽然之前政府有一些改革的动作,可是却引起有关单位的强烈反弹,例如两年前警察官方网站竟然出现将投票给在野党的恫吓言论(去年308大选,国阵惨败,不知是否纯属巧合?)

今年1月前首相阿都拉推介大马反贪污委员会及其属下咨询委员会、投诉委员会等5个单位,并提控多位涉嫌贪污的政府官员。这一切毕竟昙花一现,半年过去了,至少有4位高官被宣判无罪释放,究竟是反贪会官员搜证能力不足?还是政治介入为了敷衍民愤而演一场肃贪戏?

其实,反贪会官员除了搜证能力不足之外,工作态度也让人不敢苟同。两周前反贪会调查组主任苏克里表示,他已发出指示,即日起暂停调查所有涉及政治人物的案件,避免一再被怪罪。此言一出,举国哗然。“意气用事”、“不负责任”、“撒桥”、“鸵鸟”等指责及批评铺天盖地而来,2天后该会主席阿末赛益才澄清,停止调查政治人物只是苏克里的个人意见,不代表反贪会立场。

帮忙灭火的还有反贪会副主席阿布卡欣,他表示苏克里只是提议暂停调查而已,他也已听从指示,继续展开调查。苏克里的两位上司替他出面解释的言论,恰好也显示“官字两个口”的涵义。

内政部官方网站一项有关警方和治安的民调显示,有70%民众承认自己曾被迫行贿警察,有73%对警察的感觉是愤怒与气愤,而高达89%赞成政府应该遴选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以监督警察在外的服务素质。

综合上述的民调,民众对于警察部队是不信任的,他们觉得警察的贪腐度偏高,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政府应该大刀阔斧整顿警察部队,去邪归正,而不是一味增加警察人数,以扑灭犯罪。

雪州市议员黄传好抗拒被反贪会官员逮捕,狼狈跌倒的画面,让民众觉得抗拒有理,他不可以独自贸然跟随官员走,否则有生命危险。民众的不信任已经成为一种“认定思维”,这种“认定思维”对于执法单位是一个致命伤,如果执法单位失去公信力,它在民众心里也失去合法性。

上个月首相纳吉宣布6大国家关键成效领域,其中2项是减低犯罪率和打击贪污,而警察部队和反贪会是两个主要负责的执法单位。国阵政府实在有必要对这两个单位进行变革重组行动,不要口惠而不实,不然的话,不信任的“认定思维”,会导致人民不能再容忍下去,最终可能转变成政治危机,届时改朝换代将是人民的唯一选择。

(2009年8月28日)

延伸阅读:

刊登于《光华日报》的原文

《独立新闻在线》:内安法令民调,网民怀疑造假


豆蔻村的三敗俱傷

豆蔻村事件的结局将是如何?整个村庄被发展商顺利拆除?还是村民继续顽强抵抗,以阻止房子被拆?一般相信,不接受赔偿的村民(大约半数),他们的抵抗很可能落入螳螂挡车的窘境,而且也不会有多少槟城民众愿意站在他们这一方。

豆蔻村事件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村民、发展商和民联州政府,三方人马经过多次的商量与讨论,可是到最后大家都陷入各别必须面对的困境,换句话说,三方人马,三败俱伤。

先谈谈豆蔻村村民的问题。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少人十足相信他们不搬迁的理由(保留槟城最后一个印度百年村庄),大家冷眼旁观他们的叫叫嚷嚷,毕竟会闹得孩子有糖吃,这是谁都晓得的道理。

虽然他们在豆蔻村生活了五代,可是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法律文件证明,他们拥有这片土地的权利(原本拥有土地权的房屋信托会在1976年解散,土地拥有权变成谜团),而6月联邦法院已经做出最后判决。他们手上的筹码,只有来自308大选前民联政党的不拆除村庄的承诺,因此他们孤注一掷,力挽狂澜。

与其说民联州政府必须遵守当初不拆除村庄承诺,倒不如说是当时没有执政经验的在野党,没当过家,不知道材米价,以为当家就当权,不知道权利的种种局限与考量。

面对咄咄逼人的村民,民联州政府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要求发展商赔偿50万令吉的双层排屋,可是狗咬吕洞宾,竟然还被一些村民白眼对待。林冠英说:“虽然豆蔻村事件上一些居民不卖账,虽然很多人还是说我傻,惟我相信,真理自在人心。”

有关豆蔻村发展计划,原本让发展商检了一个大便宜,2年前以3百20万令吉购买了目前市值4千万令吉的土地(前朝国阵州政府如此大平卖土地,背后免不了有政商搅在一起的争议之处),正准备大展宏图之际,遭到村民的“野蛮”抵抗,发展计划被迫延后,算是碰了一鼻子灰。

岂知接下来登场的二重打击是双层排屋赔偿,也为槟城非法木屋赔偿创下新纪录,发展商惟有建24间给接受赔偿的村民(价值1200万令吉),并希望尽快成功进入豆蔻村拆屋。

发展商的希望能够顺利实现吗?看见这群豆蔻村最牛钉子户的“誓死捍卫家园”之势,谁也不乐观。由于难于获得民众的支持,他们的抵抗也失去合理性和正当性。如果这群豆蔻村最牛钉子户最终接受赔偿,他们肯定引来更严厉、更难堪的骂名。

民联州政府的高额赔偿金,除了发展商之外,也令许多民众不敢苟同。体恤民情、关怀弱势是应该的,不过也要遵循法律和原则(除非修改法令),不能陷于妇仁之仁的心态来办事,不然的话,往后的日子,岛上的最牛钉子户将陆续出现(毕竟人心不足蛇吞象)

豆蔻村的高额赔偿金是个案,还是已经打开先例?冷飕飕的寒风迎面扑来,岛上的发展商已有风雨吹袭的感觉。槟华总商会署理总会长骆育民表示,根据建筑业发展资料显示,直到4月为止,槟城只吸引1亿令吉投资,是去年同时期的50%,因此发展商面对严峻的考验,接下来他们将密切注意州政府处理非法木屋的手法。

豆蔻村事件衍生的问题甚广,牵涉其中的三方人马都面对各种不同困境。豆蔻村村民引来贪婪、最牛钉子户的骂名;民联州政府过于“仁慈”的处理手法也遭到批评;岛上的非法木屋赔偿标准可能有变,发展商被迫吸纳高额赔偿金。如果说三方人马,三败俱伤,实不为过。

(2009年8月21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林冠英:《我是不是傻瓜?》

郑丁贤:《豆蔻村风云》

陈慧娇:《杜绝豆蔻钉子户》

新闻:《槟中华总商会挺豆蔻村发展商》

P. Gunasegaram:《Case of a severe land malady》


先搞好經濟再説

身为巫统主席兼雪州联委会主席的纳吉,在瓜拉雪兰莪向党员表示,雪州是国家的动脉,因此国阵必须重夺雪州政权。首相纳吉的这一番话,听在民众耳里,仿佛有一股汹涌的暗流隐隐约约地等待良机破土而出。

6个月前,时任巫统霹雳联委会主席及副首相的纳吉,在308之后,不动声色地部署了10个月,国阵终于重夺霹雳政权。我曾在本栏提到,当时的纳吉太需要一场政治胜利来稳住他在巫统与国阵的地位,而颠覆霹雳政权是巩固他的权威的唯一的方法(包括在巫统的地位)

近来雪州反贪委会频频出击,高调检查多位雪州民联议员的拨款纪录(颇有选择性办案之嫌)。虽然发生了赵明福坠楼事件,迫使雪州反贪委会沉静一阵子,可是不到一个月高调的彻查工作又死灰复燃。该局的连串动作,加上纳吉发出要必须重夺雪州政权的豪语,让民众不得不萌生有可能变天的联想。

坦白说,民众对于政治人物谋取政权的种种做法,并不见得乐成人美,反而感到厌倦及失望。眼见第52届国庆日即将到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建树,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国阵政府经历308大选后,是否已经认清自己的短处?

是否愿意积极作出大幅度的改变?是否有能力应付全球经济的萧条期?

纳吉在7月初宣布一系列的经济开放措施,包括开放服务业27个领域、废除上市公司的30%土著股权限制等,可是不到30天,香港宏德国际集团购买国家稻米局31.5%股权,却遭到巫统副主席阿末扎希以“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为由,建议政联公司收购该公司股权。

国家稻米局是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买卖在自由市场不该受到控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偏偏就有政治人物在首相宣布经济开放政策的当儿,扮演程咬金的角色,让外资对于我国的开放政策有所保留。

除了国稻股权一事之外,还出现另一位程咬金。新闻通讯、艺术及文化部长莱士雅丁日前突然宣布,政府有意落实类似中国“绿坝”互联网过滤器,以保护儿童免于受到色情文化侵袭。

此言一出,震惊海内外。中国“绿坝”是恶名昭彰的互联网监管及封锁计划,连中国网民都要穿上“绿坝滚蛋”的T恤来抗议,作为一位堂堂的部长,他的敏感度未免太钝了(他竟然还用“绿坝”来做比喻,而他的另一个“杰作”就是硬硬要把“AH1N1”改为“猪流感”)。幸亏纳吉发现情势不妙,马上展开灭火行动,澄清政府目前无意落实有关计划,让大家虚惊一场。


7月底,纳吉宣布的6大国家关键成效领域(NKRA),民众对于降低犯罪率、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打击贪污等改进民生目标是有所期待的,但是官员会不会还是抱着以往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的态度?而国阵政府是否愿意大刀阔斧改革公共体系的官僚风气及偏低效率?

内政部长希山慕丁新官上任就发现10万警务人员的职务分配确实有问题,因为有高达30%警务人员的时间耗费在文书及行政处理上,而只有2万警察上街巡视,难怪我国我国街头罪案如此猖狂,平均每天发生110宗。

政府计划在未来增加6万警察,将警务人员数目提高至16万人,而这个计划也将再次加重我国的庞大公共开支。其实警察部门应该抛弃“人多好办事”的思维,把提高工作效率和重新分配人员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

虽然纳吉上任至今不到120天,可是他推出的各种经济计划,让人目不暇给。这些经济计划不能空有漂亮的名称,它们需要积极及坚持的执行力,以达到目标。因此国阵政府应该把搞好经济作为首要目标,而不是花时间在调查政治对手几万令吉的选区拨款纪录,如果真的要打击贪污,那么就玩真的,先把两个大案,巴生港自由区和价值2千万的“基宫”,彻查清楚,将涉案人士绳之以法,展现大公无私的肃贪勇气吧。

(2009年8月14日)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梁文道:《互聯網很危險?》

梁文道:《政府是父母,人民如子女》

许国伟:《要学,就学全套吧!》

杨善勇:《监控小学生上网也不容易》


關於示威的偏見

上个星期六在吉隆坡市中心的801反内安法令游行集会,虽然事前警方已经发出严厉警告,可是当天参与的民众竟有逾万人之多(由此可见,内安法令多么不得人心)。除了数目庞大的民众之来,尚有逾3000警员和镇暴队严阵以待,当然,游行的结果也不出大家的意料,警方发射逾百枚催泪弹和水炮,驱散人群并逮捕逾500人。

内安法令的存废问题,坦白说,最终政府是不得不俯顺民意的,不过在这里,它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要谈谈的是政府与一些民众对示威游行集会的一些偏见。

在政府和警方的思维里,没有“和平示威”的概念,只有“示威=暴乱”的观念(“示威”最后肯定变成“暴动”,示威人群也肯定变成暴民)。基于政府有类似的思维,长久以来,一般民众也被教育成对“示威”只有一种理解,那就是“暴乱”。

示威就是暴乱吗?801反内安法令游行集会,人群受不住催泪弹和水炮的威力,四处流窜,可是没有发生任何暴乱事件、没有出现暴民(只有眼泪与汗水直流的群众)、没有商店被抢劫或破坏,几乎完全没有出现失控的状况(不要忽略示威群众的文明水平),但是隔天联邦直辖区部长拉惹龙仄却指出,有关大集会导致市中心商家损失估计1亿零吉。曾几何时我们的官员如此高效率,竟然能够在短短24小时内收集到所有资料,还做出详细分析?说得难听一点,这位部长的说法有信口开河之嫌。

当然,801反内安法令游行集会不是仅有的无暴乱例子。香港每年都有纪念六四及七一回归日示威大游行活动,参与的民众数以万计,游行队伍如长龙,激昂口号响云霄,不过游行队伍井然有条,秩然有序,而2006年台湾百万红衫军的倒扁围城游行也是如此。我读过的一篇报导指出,当红衫军游行经过医院门口时,竟然只有连绵不断的沙沙脚步声,万人走过都默默无语,避免打扰病人,充分显现台湾民众的修养与文明水平。

吓跑外资,是另一个对示威的偏见。这次发表类似论点的包括第二财长阿末胡斯尼和国大党主席三美威鲁。示威吓跑外资,类似的论点看似有理,实为愚民之计。来自美国与欧洲的外资,对于示威是抱着正面与理解的态度,毕竟那些国家每年都有几次的大型示威抗议游行,而跨国企业里的管理层,有谁没有参加过示威游行的经验(留洋的学生,谁没有见识示威游行?)

外资真的会担心我国的示威活动吗?根据世界银行的《2009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外资在我国营商的前3项难题是官僚主义,贪污和罪案率。这3项难题的核心点都指向公共行政体系,不是指向在街上反对内安法令的人群,况且我国又不是频频发生暴乱、爆炸、流血的国家。

示威会扰乱生活秩序,造成交通堵塞,这更是另一个对示威的偏见。其实这次的801反内安法令游行,造成吉隆坡市区交通瘫痪的主要原因是警方到处设路障,甚至在星期五晚上就开始施行了。警方的如意算盘是把市区交通瘫痪的罪名,全部推诿给示威者,但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接到的批评声浪全部指向警方乱设路障。

我曾经在本栏的《可以是一场嘉年华会》一文中提到,一个社会或者国家的群众与政府,如何面对一场示威活动,显现一个社会的文明层次。文明层次高的社会,示威活动像嘉年华会;文明层次低的社会,示威活动最终往往以发生流血时间收场。群众与政府彼此都要学习、认识、尊重与认同,示威活动是一种可以用文明的方式来展现抗议与不满。

示威游行是不会造成暴乱,也不会吓跑外资,更不会造成交通瘫痪,如果当局有效地安排与执行任务,配合示威游行的需要。除了反贪污委员会要向香港廉正公署取经之外,大马皇家警察也应该像香港警察交流与学习,如何让50万人大示威抗议游行能够顺利举行,以达到示威群众和警方的双赢局面。

(2009年8月7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杨映波:《为什么示威》

唐南发:《来自外星的政客》

凌国文:《两万人的“街头罪案”》

杨善勇:《我党领导示威文化》

许国伟:《权力的傲慢》

Zaid Ibrahim:《 Sayang Malaysia Negara Polis》

Marina Mahathir: 《Before acting, take a deep breath》

Marina Mahathir: 《Before acting, take a deep breath》(中文版)

欧宗敏:《可以是一场嘉年华会》

尋回免於恐懼的權利

内阁终于成立皇家委员会与设立验尸庭来彻查赵明福死亡事件,不过赵明福的死因是由验尸庭负责,而皇家委员会主要是调查反贪污委员会查案官,是否已经违反了审问程序。调查死因是希望能找到凶手,并以刑事案处理,而调查审问程序最终只能以行政失误或失责等来处理,两者的惩罚是天渊之别。

大家觉得,皇家委员会与验尸庭的调查范围与要点,有本末倒置之嫌。大家都认为赵明福的死因应该是调查重点,至于审问程序是否侵犯人权则是其次,因此皇家委员会有必要肩负更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包括调查死因。

赵明福事件发生之后,雪州与槟城的民联政府宣布,任何该州的官员与助理如被反贪污委员会传召,他们都不会到反贪污办事处配合调查,反贪污委员会官员只能前来政府办公室进行问话工作。上周槟城行政议员助理俱乐部向反贪污委员会呈交联署请愿书时表示,他们遵守州政府的指示,只在政府办公室接受调查。如果超过上班时间,他们将安排保安人员在场监督,以确保人身安全。

当然,对于雪州与槟城民联政府(包括槟城行政议员助理俱乐部)的反应,当局是不能以一句“反应过敏”来看待,他们的行动展现了 “寻回免于恐惧的权利”的重要性,也代表民众直接表达了对于执法单位的公信力存有疑虑。

长久以来我国的执法单位,黑箱作业的事件层出不穷,导致大家对他们的公正与正义大打折扣。唐南发在《改革不是吊信献花》一文中指出,去年时任副内政部长旺法力阿末在回答下议院提问时表示,在3003至2007年之间,共有1535名无证件人士(多数为外国人)在我国的监狱及扣留营内死亡,换句话说,在这5年内,几乎每天都有1人在监狱及扣留营内逝世!前任首相兼内政部长阿都拉也曾表示,在2000年至2006年之间,有108人在被警察扣留期间毙命。

去年彭亨巫统马兰区部主席曾控诉,在接受反贪污委员会调查时,有关官员以暴力恐吓。今年加影市议员陈文华在接受调查时,受到官员的恐吓及使用种族歧视性的言语盘问,以及发生赵明福死亡事件,大家才开始对反贪污委员会这个执法单位“另眼相看”,并发觉它与频频发生滥权、腐败的警察部队似乎是一丘之貉。

首相署部长许子根指出,在赵明福案中,如果反贪污委员会的官员有犯错,但这并不等同国阵政府犯错。他也表示,如果调查证明是官员犯错,国阵政府也不会逃避责任。国阵政府不会逃避责任?就是有太多的事件与案件,国阵政府不处理(让民众觉得有包庇之嫌),甚至连皇家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也不当一回事(例如林甘事件),所以在去年308大选才会失去半壁江山。不严惩失责官员的后果,相信国阵政府也是清楚的。

赵明福死亡事件,举国震惊,平面媒体报导铺天盖地而来,民众参与哀悼人潮汹涌,显示了“人民非常不爽”的怒气。而在网路世界中,热烈讨论与回响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赵明福回到家”的短片和恶搞反贪污委员会的短片《MACC Downfall Parody》,分别获得高达5万次与13万次的点击率,是赵明福死亡事件中最夯的网路短片之一。

免于恐惧的权利,是一个文明社会与民主国家人民应有的基本权益。当人民面对执法单位的时候,应该是不畏不惧,一切有正当、透明的法律程序在来遵循。但我国的司法、执法单位的滥权、腐败程度惊人,前任首相阿都拉要执行改革计划时,投鼠忌器,改革计划变成粉饰太平计划,让支持他的民众大失所望。这次就看纳吉是否有勇气打开黑箱子,让改革的阳光照进去,把一切乱七八糟的污垢显露出来,以寻回民众免于恐惧的权利。

(2009年7月31日)

延伸阅读:

原文刊登于《光华日报》

Wong Chun Wai : Baying For Answers

Wong Chun Wai: A Heady Whirl of Questions

Raslan Sharif: Let Cool Heads Guide Our Senses

Azmi Sharom: Aide's Death A Tragedy For The Entire Nation

P. Gunasegaram: Why We Need The IPCMC

Joceline Tan: All Abuzz Over Conspiracy Theories



史稱“趙明福事件“

我接到妹妹的简讯,她写道:“看了赵明福的命案,心里非常难受,这到底是什么国家啊?唉……”赵明福在反贪委会办公室离奇坠楼死亡事件,震惊全国。大多数民众和我妹妹一样,与赵明福素不相识,可是连日以来追踪新闻报导,对于他的死因所显示的种种疑点,大家都感到异常愤怒与难过。

一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被传召走入雪州反贪委会办公室,为什么会坠楼死亡?案件一发生,首相署部长纳兹里说:“我们怎么知道他会去跳楼?”一切的调查工作才刚刚开始,尚未有任何定论,一位法律系毕业的部长竟然如此草率及信口开河的作结论,让人对于“官官相护”的定义,有了更深的体会。

赵明福的灵堂,有一个花圈的挽联写着:“官字怎么写,沉冤何处寻”懂得中文的人都知道“官”字有两个口,而反贪污委员会主席阿末赛益则是最佳的诠释者。案发2天后,他才站出来说,反贪污委员会不应被指须为赵明福的丧生负责,因为死者已不在他们监管下。再隔2天,雪州总警长卡立阿布巴卡透露,赵明福极有可能是从大厦14楼坠下(也是雪州反贪污委员会总部),他见到形势有变,口风马上一转说,对于整件事,他也是满脑子疑惑。虽然他不懂中文,可是对于“官”字有两个口的意思,他的言行展现他真的理解得非常透彻。

由于美国著名警察鉴证电视剧《CSI》风行多年,民众对于使用科学鉴证的知识也提升不少(千万不要低估人民的智慧)。除了法医的验尸报告证明死因之外,警方鉴证组可以从死者身体及衣物的种种指印、毛发、汗水、衣服纤维等,检验出谁与死者有身体接触的动作,例如擒、打、抓、推等,从而推演死者是否是谋杀、误杀或自杀。当然,类似的鉴证技术需要专业技术与精密仪器来鉴定,更重要的是鉴证人员的专业态度、正直无私品格和勇气。

虽然首相署部长许子根表示,示威集会抒发悲愤情绪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可是在我国惯有的不公开、不透明的事件处理方式下,示威与集会是一种展现“人民非常不爽”的最佳方法,人民必须靠和平的示威与集会,向政府施加压力,以促使他们认真对待这起命案,并且清楚说明未来会用选票来“公投”是否满意事件的处理方式。

赵明福前往反贪污委员会只是协助调查,他不应该接受23小时的不停盘问及威胁(加影市议员陈文华“爆料”)、不应该不允许和外界联络、不应该拒绝有律师陪同、不应该没有适当的休息和用餐时间等,我国是一个文明与民主的国家,尊重与维护人权是理所当然的事,类似盘问手法不应该出现。

我们要求政府处理赵明福死亡的事件,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必须将赵明福之死查个水落石出,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第二个层面是全面改组反贪污委员会(有官员要下台负责),赋予其独立地位与公正立场(交给国会管辖),重新检讨及规定符合专业的查案方式与手法(以先进国家的反贪污局作为标准),以保护协助调查与可疑人士的权利。

我们希望赵明福的逝世不是白白的牺牲,因此要大声地让政府清楚知道,改革反贪污委员会是再也回避不了的课题,让“赵明福事件”成为我国反贪污委员会迈向独立、公正、专业的历史转捩点。

(2009年7月24日)

延伸阅读:

原刊于光华日报:《史称赵明福事件》

郑丁贤:《明福怎么死的?》

郑丁贤:《魂兮归来,无悔无憾

郑丁贤:《打横来讲》

郑丁贤:《皇委会和验尸庭有争议》

唐南发:《改革不是吊信献花》

黄进发:《纳吉,别让明福死不瞑目》

纪录片:明福终于回到家

恶搞MACC影片:《MACC Downfall Parody》(英文字幕)

恶搞MACC影片:《MACC Downfall Parody》(中文字幕)



告别篇

前些日子曾收到读者的电邮,内容是讲述某个团体在推行某个活动时,面对的一些人为的阻碍因素,他希望我能在专栏里讨论有关问题,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承蒙读者的厚爱,他们觉得评论或专栏文章有影响力,如果作者愿意撰写有关课题,至少能够为他们说出一些面对的难题与难处。其实专栏文章的影响力毕竟有限(有知名度的作者则例外),而专栏作者又不是记者(当然有些是记者身份),缺乏实地调查与报道的权限与能力,加上这个课题更是我所理解与观察的范围之外,因此实在无法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撰写时事评论文章,需要有长期观察与对某些课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不然的话,提出的各种观点与看法,则容易流于表面化和片面化,甚至像中学生的议论文,因此对多数撰写时事评论文章的作者而言,不熟悉、不理解的范围与课题,多数是不轻易下笔针砭与批评(当然也有许多例外的例子)

针砭时弊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要一针见血的话。多数的作者都应该同意,撰写时事评论文章需要观察、阅读与思考,而且是敏锐的观察、大量的阅读与多方的思考。一篇文章的见解高低,与作者的这三项能力息息相关。

除了这三项能力之外,尚有其他原因作为长期撰写的支撑力量。我在阅读杨照的《面对未来最重要的50个观念》时,发现他在〈自序〉的一段文字,能够精准说出撰写时事评论文章的另一个支撑力量。

他写道:“一路写作那么多年,没有一些信念支撑,不可能走下来的。其中一个信念,就是相信:应该用自己的笔,改变这个社会,提醒少掉一些什么不好的,也许还能说服一些人追求些什么更美好的。我从来没有自信自己“能够”,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而做 “应该”的事,让我心安,让我活得舒服些。”

对一些业余撰稿人来说,每个星期要交一两篇文章,是不容易让人活得舒服些的。一个星期过得很快,一眨眼交稿时间又到了,所以杨照的话蛮贴切的:没有一些信念支撑,不可能走下来的。不过信念归信念,重要的还是文章要有见地。

我的兴趣较为广泛,除了时事之外,其他方面如历史人文、潮流趋势等,也是常常引起我的注意,时时让我的目光转移,望向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我曾经撰写的一些较软性的题材,如餐饮业、烹饪、美容、美食、潮流等,而一些女读者对于类似题材的喜爱,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想不到有女读者群)

《岛城纪事》一写就是两年多,累积的文章逾110篇,而整百篇的文章,让我有机会好好地思考整百个课题,每一次的思考,也让我有机会好好地厘清看法与观念。每一次写完文章,关上电脑的时候,亢奋的思维,让自己感觉活得舒服、美好,而撰写最后一篇的《岛城纪事》专栏,感觉依然如故……

(2009年3月19日)

為民聯政府打分

配合槟城民联政府执政一周年,上个星期我出席一场“焦点团体对谈”,与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朋友,畅谈及检视这一年来民联政府的作为。

对谈间,我聆听他们对于民联政府的治理方式,提出许多不同方面及层面的意见,有些是严厉批评、有些是赞美掌声、有些是尚无作为,有些是检讨提升,大家踊跃地抛出各种看法与想法,希望州政府能够听取民意,对于这些意见,抱着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看待。

我对执政刚刚一年的民联政府的治理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抱着正面及乐观的看法,毕竟民联是一个新手,在这之前他们毫无州或者联邦的公共行政经验,可是一年以来,他们的表现的确比想象中的出色,至少没有出现大混乱的状况。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改革行动的第一阶段都是观察期,而过去一年对民联政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期。基本上,观察期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观察州内各个政府部门的操作与程序,以及社会上各类团体与民间对于新政府的要求与看法;第二个层面则是检视议员们的办事能力,以及聆听人民对他们的看法,这些评估与检验是观察期的主要工作,以作为第二阶段调整期的前期部署。

虽然民联政府是新手上任,可是一年来也频频出重手,做出几项突破性的决定与计划,除了令槟城子民刮目相看之外,也让国民打开眼界。民联政府成功装置包括中文、淡米尔文及阿拉伯文的双语路牌,把我国作为多元种族国家的特色,向全世界展现(亚洲中英文媒体都有报道),也把50年来民众被教育成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事实。

我在对谈时,提到民联政府执政后,面对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跟公务员配合,因为许多公务员是党国不分(国阵长期执政的关系),再加上公务员体系是不实行绩效评估的,大家抱着金饭碗的心态做事,其恶劣的办事态度可想而知。后来阅读林冠英的访谈,他表示推行许多政策和计划时,常常得面对公务员的刻意刁难和脸色,令他感到一些挫折。我和许多见识过傲慢公务员的民众一样,我们都理解首长的苦衷。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近民联政府针对市政局的管理做出许多改进与整顿,尤其是威省市政局。

市政局的官员之中,有许多位的收入与生活开支不成比例,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官员手握大权,任何有关申请与分配的事项,必须通过他们层层叠叠的批准,而许多腐败之事由此衍生。

小市民、小商贩与市政局的联系非常频密,因此忍气吞声、怒不可言之事肯定不少。如果州政府不好好整顿市政局,民众的所有愤怒,最终将化成选票,就像警察的治安能力差劲,连累国阵政府流失大量选票一样,所以改革市政局的行动,刻不容缓。

对谈结束前,主持人要求出席者为民联政府打分,我以观察期的表现作为打分的考虑,6分是及格,我同意民联政府的表现属于及格,而以一个全新、毫无经验的团队有如此的表现,我添加1分,因此总共为7分。如果明年有机会再打分,我希望可以打更高的分数。

(2009年3月12日)

延伸阅读:

焦点团体对谈为槟城打分

林冠英访谈

黄文强:猫政府表现令人失望

杨善勇:《捆绑民联政府的绳索》

欧宗敏:《民联政府的80/20法则》

馬大與理大

上个星期六马大校长高尔扎斯曼对外宣布,该大学向50位讲师发出信函,要求解释为何未能在期限内完成博士学位。他指出,讲师的受聘合约阐明他们必须在3年半至4年内完成博士学位,如果无法履行所签订的合约内容,他们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去年年终刚上任的马大校长也表示,若无法在限期内毕业,这些讲师必须赔偿,而部分讲师也愿意作出赔偿。这群讲师占了马大2000名讲师的2至3%。虽然前任校长也曾发出类似的信件,不过这次马大非常认真看待此事。

去年在参选国内顶尖大学地位的评估中,马大败给理大,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大学,竟然不被选中,其受打击的力度可想而知。目前国内大学讲师拥有博士资格的不到30%,高教部正在致力提升师资的资格,希望2015年能够达到70%的目标。到了此时此刻,马大的一些讲师依然如此缺乏上进心,难怪新任校长对他们不客气。

去年获得顶尖大学地位的理大,在第九大马计划下,已获得8亿3千万令吉拨款,而在上个星期四高教部部长莫哈末卡立又宣布,理大再获特别拨款3亿零100万令吉,希望在未来5年内,跻身世界最佳前100所大学排行榜。

刚刚出炉的英国《泰晤士》2008年世界500所大学排行榜,我国有5 所大学榜上有名,不过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打入前200名;马大(240名),国大(250名),理大(313名),博大(320名)和工大(356名)。虽然政府雄心勃勃、大洒钞票,致力推动理大成为世界级大学的目标,可是一年过去了,理大在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名次与去年比较,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还有4年的时间来冲刺),而其他4所大学的排名都上升了。理大的如此成绩,竟然获得政府的顶尖大学地位,还总共获得11亿拨款,对于表现最佳的马大来说,真是情何以堪。

对于今年我国大学的表现,高教部部长莫哈末卡立的解释与前任部长的说法没两样,原因都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设备或研究条件是无法和先进国家比较,这是不对等的比较,所以我国大学无需对排行榜的名次耿耿于怀。我感到纳闷:既然无法比较,为何还要搞什么顶尖大学地位?还设定什么打入前100所大学排行榜的目标?类似解释不知是自相矛盾?还是语无伦次?

2007年高教部为国内17所大学作了一个星级评估(由国家学术鉴定局负责),理大是唯一获得5星级的大学,后来理大顺理成章获得顶尖大学地位。至于获得4星级的有6所大学,今年其中4所大学成功打入《泰晤士》2008年世界500所大学排行榜,另外2所,回教国际大学和玛拉工艺大学,则名落孙山。

坦白说,提升大学的学术地位,大量拨款不是最快速、实际的做法。实事求是、公正无私、治学严谨的态度和思维才是重要的,从马大校长对付懒散讲师的做法来看,该大学能取得最高的排名,应该不是偶然的。

(2009年3月5日)

延伸阅读: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2008

欧宗敏:《大学的浮夸心态

欧宗敏:《滋养腐败温床》

李耀祥:《小事情看大方向》

教師的中立勇氣

这几天雪州蒲种新明华小的校长和老师集体缺席新校舍开幕典礼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也让民众对华小教师、董事会和教育部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蒲种新明华小新校舍开幕礼原本应该是该校历史性的一天,值得学校师生、家长、董事共同欢庆的大喜日子。由于该校董事会邀请雪州大臣卡利主持推展仪式,民联议员如安华、郭素沁、刘天球等皆有出席,导致该校的校长和60余位老师不得不集体缺席。

校长和60余位老师集体缺席学校新校舍开幕礼应该是我国华教历史上的一个纪录,相信也是华教百年历史长河中,一个不能忘记的日子。我国华教的道路,风风雨雨时时伴随,如果不是董事、家长和师生,三个巨大的柱子在鼎力支撑,华教在这个蕉风椰雨的国度,能有百年基业吗?

为什么蒲种新明华小的校长和老师会缺席新校舍开幕礼呢?魏家祥表示,“教育部不曾发出任何通令禁止反对党领袖出席学校活动”,更指出“据了解,在新校舍开幕礼前,董事会曾和校方开会,有出现言语上的冲突”,他似乎把60余位教师缺席之事归咎双方有不能共识之处的结果。

之后新明华小董事会发表文告反驳魏家祥,文告指出该校校长有接获雪邦县教育局官员的口头指示,禁止校长、教职员和学生出席开幕仪式,而“教育部官员不敢发出明文指示,似乎自知理亏,担心白纸黑字留下不可否认的证据之嫌”

308大选后,民联执政的州属,有多少间学校曾经或胆敢邀请民联议员出席学校的各项活动?如果教育部官员没有指示或者暗示,数以百计的中小学校长的步伐会如此一致,不邀请民联议员出席学校活动?

教育部官员之中,有两大类人物时常左右或者影响教育政策的操作与运行。第一种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他们的思维以保守、排外见称,支持一种语文、一种民族的极端看法;第二种是具有政党背景的官员,他们事事以政党的利益为主,偏向揣摩和迎合政治的需求,也兼顾个人的官运升迁利益。

这两大类教育官员横行多年,偏差行径时时出现,导致不同源流学校得到不同的待遇,他们树大根已深,势力比想象中的庞大。2006年翁诗杰的“华小被干捞论”掀起大风波,之后也不是风吹云散。

公共服务局总监依斯迈阿当曾经指出,我国公共领域是一个专业的组织,不会涉足政治,而公务员也都保持中立的立场。

我国有多个教职员组织,它们的重点似乎只是为会员谋福利,向政府要求加薪是最常做的事,至于类似牵涉教职员的专业与中立立场问题,它们似乎都视而不见或者噤若寒蝉(英语教数理课题,它们似乎也没有专业看法)。作为一个专业行业,教职员受到教育部官员的不公平指示与暗示时,教职员组织应该向政府提出抗议,坚持自己的专业与中立立场,不容许政治角力侵入学府,让教育归教育、政治归政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把书教好而已,还要向社会展示坚持专业和真理的勇气,为学生树立榜样。

(2009年2月27日)

延伸阅读:

新明新校舍雪大臣主持开幕,校长教师罕见缺席

新明董事会反驳魏家祥说词,校方接训令缺席开幕礼

欧宗敏《教育部的潜规则》

欧宗敏:《教育部的东郭先生角色》


尋求回教中的兩性平等

上个星期一个有关回教家庭平等与公正的国际研讨会(Musawah, The Global Meeting for Equality and Justice in the Muslim Family)在吉隆坡举行,共有来自47个国家的250位回教学者(女性占多数)参与了该场为期5天的会议。有关这场国际研讨会的新闻,英文媒体作了相当大篇幅的报导,而中文媒体则几乎没有相关的新闻。

虽然有关的国际研讨会受到大马回教学者协会槟城分会的反对,可是该项会议还是如期进行,而妇女与社会发展部的首相特别顾问莎丽扎出席晚宴也受到有关方面的严厉批评。

玛丽娜●马哈迪认为出席该项研讨会的人士已经经历了人生中历史性的一刻,因为大家终于能够聚在一起探讨回教教义中的平等与公正,以让回教家庭在目前的社会中,积极探讨两性的平等关系与地位。

在目前整个社会趋向注重及遵守普世价值的当儿,许多国家的回教妇女依然处于非常不幸的处境,她们没有地位、不受尊重,饱受父权社会的欺凌;她们不准受教育、不能出外工作、没有婚姻自主权,甚至面临虐待至死的悲惨状况。

玛丽娜●马哈迪指出,虽然我国回教妇女的情况没有如此恶劣,可是也经常遭受不平等的对待,尤其是离婚妇女和单亲妈妈,她们在儿女护养权方面,由于受到宗教法律的不同诠释,她们几乎没有争取的权利。

回教从来不是歧视女性的宗教,只是在父权社会的封建思维背景下,教义在诠释过程中,有了明显的偏差,才造成女性受到歧视。一位来自非洲甘比亚共和国(Gambia)的回教女学者揭露,当地的宗教司欺骗信徒,让他们误以为为女子进行割礼是回教教义的要求(割除女性阴核),多年以后她研读可兰经才发现里面根本没有这项指示,原来是宗教司有意控制女性的情欲生活而擅自作出的决定。

有关研讨会获得各行业专才的支持,如学者、律师、新闻从业员等,他们一致同意努力推广回教女性应该享有的平等与公平,通过以现代社会的要求作为考量,重新诠释可兰经的教义,希望废除一些对女性不利的回教法律和条文。

玛哈亚玛蒂是沙地阿拉伯首位女律师,她也是该国前石油部长的女儿,因为性别原因,至今她不能执业。沙地阿拉伯是回教的发源地,可是那里的妇女依然不准驾驶,不准自由行动,以及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权利。

正如玛丽娜●马哈迪所说的,有关修改对女性不公平的回教法律的提议与计划,往往遭受有关方面“修改上苍的教义”的指责,可是他们歪曲原先回教教义与条文,把女性的地位大大降低,难道就不是“修改上苍的教义”吗?

在争取回教的两性平等过程中,也出现许多改革行动的例子,例如埃及回教女学者阿敏娜,四年以来她当宗教祈祷司,领导男女信徒不分彼此,一起做祈祷。摩洛哥已经实行的家庭法律,强调婚姻是“平等关系”,而土耳其也有法律确保女性获得公平对待。

其实女性受到不公平对待不单单在回教社会而已,其他宗教也有面临同样的问题,来自印度教、佛教、天主教和犹太教的神职人员也受邀出席并说出他们面对的女性受歧视问题,毕竟这是父权社会的霸权遗毒,涉及的层面相当广。随着教育水平提升,大家对普世价值的认同,有关歧视女性的宗教条文与思想,将时时受到挑战,直到废除为止。

(2009年2月26日)

延伸阅读:

Shahanaaz Habib:《Seeking The Path To Justice》

Marina Mahathir: 《Great to be making history》

Shahanaaz Habib: 《Uphill battle to shake the bias》

Shahanaaz Habib: 《Ulamak advocates justice for women》

Shahanaza Habib: 《Her roar for change》

Shahanaza Habib: 《A small step for womankind》

Zainah Anwar: 《Neither alien nor a threat》

Wong Li Za:《 A voice for the abused》

再娜安华:《不是异端,也非威胁》

MUSAWAH 网页

自拍、偷拍與隱私權

由于受到偷拍裸照与短片事件的影响,雪州行政议员黄洁冰宣布辞职,因此武吉兰樟州议席将会进行补选。未来60天内,继霹雳州武吉干当国会议席及吉打州武吉士兰卯州议席之后,我国将出现“三武”补选。

我对黄洁冰的印象是在去年雪州淡江国际山庄美华岭发生严重土崩惨剧时,她在部落格里透露,民联政府禁止雪州山坡地区房屋发展计划,却被有心人士贴上“反发展”与“反商业”的标签,甚至有发展商恫吓要起诉雪州政府要求赔偿3亿令吉,以弥补盈利损失。

根据ntv7华语及英文新闻民调中,黄洁冰分别获得逾8成及9成的投选者表态支持,认为裸照风波不影响其政治前途,而她也获得雪州大臣卡立的支持,可是她依然选择顾全大局的做法(避免两场补选时被国阵大做文章)

对于她的辞职,我感到可惜,因为在偷拍裸照与短片事件中,她根本是受害者,更不应该以这件事作为评估她的专业与职业,正如之前女护士的自拍裸照被人贴上网流传一样,不管是偷拍还是自拍,只要是遭人四处张贴流传,当事人都是受害者,社会不应该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她们。


女护士表示自拍裸照是不想青春留白,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是不会自拍,不过她也没有后悔拍下这些照片。女护士自拍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她想用照片留住自己青春的身体,和一般女子打扮漂漂亮亮拍摄“青春少女照”的心态是一样的,毕竟大家都有权利选择如何留住一霎那青春亮丽的方式,那是个人的隐私权力。


我曾经面对一些人士,在谈起类似的自拍裸照事件时,他们以严厉的态度抨击年轻人受到所谓西方不良风气的影响,才会作出这种所谓道德沦落的事。我看见他们一幅道貌岸然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们一个事实:根据报道目前在网上流传最多华裔自拍裸照的多数来自中国,数目相信数以万计,而且主角的范围相当广泛,男的、女的、年轻的、中年的、老年的都有。

几年前我经常收到朋友转发过来的一些自拍照片,看见这些中国人的开放程度,比起所谓西方开放社会,有过之无不及,发现他们终于“超英赶美”了,后来朋友也见怪不怪,不再有转发的兴趣了。

去年香港发生陈冠希欲照风波,在一场中学生参加的讨论会上,主持人问有多少人传阅过照片?全场接近九成的中学生举手,把台上的教育工作者吓了一跳,因为他们之中有很多人还没看过(显现两代人的互联网代沟),后来他们决定积极推动性教育,以及推广互联网伦理、权利和责任。

其实年轻人对于自拍与偷拍事件的反应,多数不会以道德观念的角度来看待,毕竟这是侵犯隐私权的问题,当事人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而黄洁冰的辞职,实在令人觉得可惜,或许政党与社会给她的支持度不足于支撑她面对所有的压力与攻击。

作为政治人物,像蔡细厉的婚外情事件,如果没有涉嫌侵犯公共利益,对公众来说,都不算可耻,更何况是被人偷拍陷害。真正可耻的政治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往往令人怒火高涨,如陈水扁、许月凤、查马鲁丁、奥斯曼和那沙鲁丁等都是典型例子。

(2009年2月19日)

延伸阅读

欧宗敏《要看紧他的裤带吗?》


檢驗政客嘴臉(婊子哪有貞節碑)

过去一个星期,我和许多朋友一样,接到多则手机简讯,内容都是谴责许月凤跳槽导致国阵重夺霹雳政权,简讯的文字悲愤交加,抨击的形容词毫不留情面,让人看了感觉有一股热腾腾怒气迎面冲来。

这股怒气从2月4日开始一路猛烈燃烧,怒气迅速蔓延全国各地,各种批评、指责排山倒海而来,除了报章新闻之外,网络上的各类抨击文字也数不胜数,“许月凤”三个字几乎成了“国骂”。

对于许月凤的变节行为,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作为比喻(我的朋友酒客阿辉惊讶林首长散发的文史气息),千古罪人的骂名,将由她背负一辈子。林冠英具有文史修养的严厉批评,也引来一些政客煞有介事充当历史老师,讲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之行为,与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息息相关,错不全在于吴三桂等老生常谈的观点,其实摆脱不了他们借史讽今为名,实为指桑骂槐的政治宣传伎俩。

作为千古罪人,吴三桂的性格有着其阴狠的一面,正如郑丁贤在批评许月凤的文章《天下大不讳》,开头就写道:“最终,这个女人耍了狠: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作为枭雄,他的名言也成为后世自私自利小人的座右铭。怀有这种阴险狠心、不择手段的性格,这群小人的漫长人生里,小则害人鸡犬不宁,大则祸国殃民。

祸国殃民不是男人所专有的权利,女人在这方面也是“人才辈出”,远的不说,近代以权谋位的典型例子是“四人帮”之一的江青,而以权谋钱的“佼佼者”则是吴淑珍,海峡两岸各别出现的两位惊天动地的女人,恰好她们都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女人耍起狠来,往往令人侧目,这次霹雳九洞的选民,会因为她是一位行动不便的女人,而原谅她的所作所为吗?

虽然尚在春意盎然的春节里,可是还是有人不避忌讳,用纸扎人、点白烛、洒冥钞等办白事的方式,来发泄心头怨恨。或许会觉得他们的举止行为,有点极端、不雅,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一位道德不怎么高尚的政治人物,一般民众好像找不到理由来指指点点,除了搞噱头、搏出位的政客,不是吗?

许月凤抵达霹雳王宫出席新任大臣的宣誓就职礼时,在车子里以报纸遮脸,不让摄影记者拍照。我看到这张照片不禁摇头失笑,堂堂一位州议员前往王宫,怎么搞到像一位嫌疑犯出庭那样,要用报纸来遮脸,不让媒体拍照呢?我的朋友开玩笑说,可能她怕被人吐口水吧。

国阵依靠州议员跳槽而获取霹雳政权可能成为事实了,由于政治人物不尊重民主政治的规则,选民手中的一票还不如戏票来得有价值。无论如何,人民是经一事、长一智,像许月凤之类政客的嘴脸(包括查马鲁丁、奥斯曼和那沙鲁丁),也被检验得一清二楚,对于她的未来政治生涯,网上有人刻薄但一针见血地写道:既然选择要当婊子,就不要指望将来有贞节碑。

(2009年2月12日)

林冠英:许月凤是现代吴三桂

郑丁贤《天下大不讳》

郑丁贤《有品和无品》

郭史光宏《这样的逻辑,这样的政客》

欧宗敏《纳吉太需要一场胜利》

拼經濟才是王道

大家都说今年春节的气氛比往年逊色,商场的络绎不绝情景几乎等到接近除夕才开始显露,不像几年前经济旺盛时期,春节前几个星期,商场的人潮已经人人手拿几个购物袋,零售业一片大好,售货员忙得不亦乐乎。今年春节前的几个周末,虽然商场内的零售商店四处挂上打折扣的牌子,以吸引顾客消费,可是生意却不见火红盛况。

坦白说,经济疲弱的不景气情况,根本不需要经济学家或者政治人物来提醒,大家只需环顾四周,聆听身边朋友讲述的工作或者生意状况,就会发现经济的寒冷犹如春节前的冷峭北风,吹得身体打寒噤。

新春聚会,大家在聊天时都会谈论听来的减薪、无薪假、裁员等种种令人摇头叹气的消息,有位朋友把减薪和无薪假做个计算,发现少了25%的收入;从事装修材料的朋友发现二、三月完全没有工程开工;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表示其贷款部已经少了一半的职员,而经理也从5位减至2位,至于欠房贷的人数开始增加;餐饮业的友人大略计算,春节期间的生意与去年比较,几乎降了三成,顾客在点菜时精打细算,几乎都以饭菜为主,较少选择八道菜肴的盛筵。

当然也不是所有行业都深受打击,从事日常用品制造业的朋友还获得一个月花红,至于另一位在钢铁业任职的友人则有两个月的花红(分两次分发),他们原先以为花红肯定取消,因为公司已经开始展开节约行动,许多开支都被删减或删除,连人事也冻结。

国际的经济形势严峻,我国不能置身事外,政府的首轮70亿令吉振兴经济配套已经发放,效果则需要几个月才能评估,而最近工商界呼吁的降低电费措施,则等待内阁在本周内决定。一般舆论都认为,我国的振兴经济配套发放得太慢,多年的繁文缛节情况依然存在,严重影响发放的速度。

新加坡政府已经发出总值26亿元的经济配套,通过各种回扣和津贴及分发更多消费税补贴,以减低民众的经济负担。台湾政府在春节前给每人发放3千6百元台币消费券(台湾国库做857亿台币的发放预算),希望借此促进消费成长,刺激市场景气,启动千亿资金流动,并预期可以增加今年经济成长率0.64%。

我国政府面对金融风暴的反应,以及推行振兴经济政策的决策,在前财长达因的眼中,实在是慢半拍。他以中国作为例子,中共政府将在年底前将投入4万亿人民币,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成长,不过如此庞大的投资数额,有人担忧不知有多少亿要落入贪官污商的口袋?

在工厂倒闭、公司裁员、员工减薪等的一片呜呼哀哉时刻,政治人物竟然还有心情玩辞职、跳槽、威胁跳槽等政治游戏,还陷入各种政治阴谋、政治斗争的互相叫骂及指责声中,更想要捞取补选或重选的政治利益分配,完全不顾及民众对于经济风暴铺天盖地而来的担忧。

得民心者得天下,奉劝各位政治人物,新春团拜后,赶紧挽起袖子干活去,和民众一起打拼,毕竟拚经济才是王道。

(2009年2月5日)

两个委员会的重任

日前首相在国会提呈两项改革法案,推动成立独立运作的反贪污委员会及司法委任委员会,以争取在3月退位前完成他的改革议程。

打击贪污和司法独立是长期以来民众对政府的殷殷期待,也是在野党抨击执政党的最有力课题,而这两课议题在前几届大选中也显得突出。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直到去年308大选,政治海啸掀起千层浪,国阵政府失去半壁江山,阿都拉才发现打击贪污和司法独立的重要,于是在退位之前积极推动,乃亡羊补牢之计。

上个星期大马反贪污委员会主席阿末赛益接受媒体访问,谈到我国的贪污情况和反贪面对的难题,他似乎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之前较少触及的部分,也道出反贪面对的种种局限和问题。

这番谈话似乎不像之前他给民众留下的印象。

2007年反贪局庆祝成立40周年纪念,作为时任总监的阿末赛益说:“香港廉政公署采用我们的法律和向我们学习,在提控显赫名人方面,我们拥有比他们更卓越的纪录,我也不认为在这个区域内,有哪个反贪污机构会比我们更积极采取行动对付涉贪的高官显要。”

此话一出,震惊四方。坊间议论纷纷,舆论讥讽他有夜郎自大的倾向,或者有鸵鸟面对敌人的举动。后来政府积极展开推动反贪污委员会法案,以香港廉政公署为版本,取代原有的反贪污局,让反贪污委员会有更大的检控。而他的立场也见风使舵,声称香港廉政公署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等云云。

这一次,阿末赛益受访时坦率指出,根据他的估计目前有逾千宗的贪污案还在法庭轮流候审,一般上贪污案件耗时5、6年或至少2年才能结案,导致证人意兴索然,甚至经常有案子被逼撤销的情况出现,让举报者更感到灰心。

根据大马反贪污委员会所做的调查,审讯时间冗长的原因高达42项,牵涉的包括低等法庭审理的案件和高等法庭的上诉案。关于司法的行政与管理的懒散与失责,去年我曾撰写文章《大法官上任三把火》,批评两位前任的联邦首席大法官阿末法鲁斯和阿都哈密面对法院官员的行政丑闻,说的尽是官腔、耍太极,简直是姑息养奸,惟有冀望新上任的联邦首席大法官查基有所作为。

虽然司法体系面对行政管理松散、司法官员懒散的大问题,可是大马反贪污委员会在采取行动方面,其行政管理也不见得积极和高效率,脱不了五十步笑一百步的窘境。

根据2008年的调查行动数据,大马反贪污委员会接到逾1万5千封的情报,不过正式调查的只有9%。过去一年,反贪污局逮捕611人,提控203人,而罪名成立的只有72人,换句话说,只有区区12%的逮捕人数最后罪名成立。

从上述的数据看来,大马反贪污委员会接到的情报并不少(平均每天43个),可是他们的管理能力与办事效率,如果以成功将贪污者绳之以法的数据做评估,他们的表现显然非常不理想,这也难怪去年国际透明组织会公布2008年廉洁指数,我国排名47位,得分5.1,比前年下滑4名。

打击贪污和司法独立是阿都拉在三月退位前,积极要完成的两项工作,他希望通过崭新的反贪污委员会及司法委任委员会,扭转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为国阵政府挽回民意,不过他的积极与努力的推广,是否会在他退位之后继续保温,却是不能肯定的事,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纳吉是否会萧规曹随,则是未知数。

(2009年1月29日)

延伸阅读:

文章《大法官上任三把火》

乐闹牛年


图片说明:我的朋友陈耀威的自制贺年卡。



图片说明:我的朋友卓昌敏的自制贺年卡。


近十年来,每逢春节来临,槟城都有好几场大型的庙会,让岛民以欢愉的心情来迎接新春佳节。虽然近年来我已经不再参与庙会的筹备工作,可是对于各种团体主办的庙会,偶尔我会前往观看,感受庙会春意盎然的气氛。

上个星期六,光明日报主办的乐闹牛年庙会,我在下午时前往观看。当时的人潮尚未涌现,炙热的斜阳映照在地上,把春节将至的特有炎热天气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些参与的团体正在忙碌地进行最后的展示工作,与观众的悠闲脚步成了对比。

为了让大家更理解牛年的到来,有两头牛出现在庙会。当家长看见两头牛时,兴奋地带着孩子前往观看,毕竟槟岛已经城市化,要看见牛只不是容易的事。小朋友看见牛的表情是有点惊讶的,也许他们想象不到图片上的牛与真实的牛,体积竟然相差如此巨大。虽然父母怂恿孩子去摸牛,可是孩子却摇头不肯,对于如此庞然大物,他们难免感到害怕。

我观看节目单,晚上有许多节目,包括阿牛的演唱,那天在商场闲逛,听见阿牛的新年歌《阿牛回乡过年记》,仔细一算,这首歌曲也有12年了。1997年年终滚石唱片推出《凑凑热闹——新派新年song》贺年歌辑,里面贺年歌曲与传统的不一样,有新意与创意,也是我较喜欢的新年歌辑。

每次聆听阿牛的《阿牛回乡过年记》,总是会想起已故马来歌手Sudirman的《Balik Kampong》(我最喜欢与熟悉的开斋节歌曲),这两首歌曲说出本地游子回乡的心情,也展现道地的本土朴实情怀(回家过年吃年糕拿红包……让我喝口妈妈煮的白果莲子汤……)

去年我在本栏中提起张映坤唱的新年歌曲《摇滚新年》(也是收录在《凑凑热闹——新派新年song》),里面有句:“许多人年年都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他们说生活没有七彩缤纷的明天”,唱出了1997年面临金融风暴的许多人的心声。想不到12年后,又是一场金融风暴的到来,许多在制造业任职的朋友(首当其冲的行业),不得不感叹,在炙热的农历年天气下,依然感觉经济寒冷的空气。

全国保守估计大约有4万名制造业员工在春节后被迫以无薪假期休息一至三周,而槟城、雪兰莪及柔佛居前三名。虽然员工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可是至少没有被裁退,工作得以保住。其实这项消息是预料之中的,日前大马经济研究院已经下调今年国内生产总值成长率预测,从之前3.4%大幅度调低至1.3%,并且今年的失业率至少增加3倍至超过40万人,这还不包括每年约有30万毕业生投入职场。

去年的春节前,政府特别拨款给华小,让华小在过年前就领了大红包。今年也不例外,上个星期副首相纳吉亲自颁发2376万令吉给全国237所华小,该项拨款属于70亿令吉振兴经济配套下的2亿令吉教育拨款,华小在今年总共获得5000万的大红包,也让华社减轻了大负担。

我离开庙会时,夕阳西下,空气开始凉爽,人群也开始多了起来。红彤彤的装饰品随风飘摇,仿佛欢迎大家的到来,我看见一张张脸庞都洋溢着兴奋与欢乐的神情,把庙会的春意衬托得更喜气洋洋了。

(2009年1月22日)

Sudirman Youtube


逛超市

上个星期六下午,我前往一间英资霸级超市购物。由于春节将至,购物人潮汹涌,虽然停车场尚未爆满,可是在入口处,连购物车都要等待领取,以我多次来此购物的经验,还是首次遇到的情况。

超市里的人潮尚未到寸步难移的地步(停车场尚未爆满是个指标),数十个收银处前,排队的人几乎都不超过10个,不过顾客等待付款的时间却拖得蛮长的。除了每个顾客的购物车满载之外,有几个原因是导致顾客等得不耐烦的。

首先是收银员的工作效率。
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年轻收银员的操作速度可以用慢条斯理来形容(可能培训不够)。其实比起前辈,他们已是非常幸福,不必看着产品价钱来逐个按钮,只需将产品扫描则可。假如管理层有做调查的话,用计时表来计算他们处理若干产品的时间,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工作效率是多么低落。

其次是收银员要做两份工作。
该霸级超市出于减少人力的考量,不安排包装的员工,让顾客自己动手,可是无形中加重收银员的工作。他除了要扫描产品之外,还要不时取出塑胶袋给顾客,干扰收钱的速度。在平常日子,顾客较少,类似安排尚可行,不过在周末就应该增加人手,更何况是春节将至的周末。

第三是收银系统经常出状况。
在排队付账的20分钟里(前面只有3位顾客),我至少看见在不同的收银处,有5次收银系统出状况,必须等待负责人前来调整。当出状况时,收银处上面的亮灯号码会闪烁,让负责人看见(他也可能没注意),不过数十个收银处长达50公尺,只靠一位负责人来回奔波,所以收银处不得不停止操作好几分钟。

从上述的几个原因一一累积起来,顾客排队付款的时间肯定拖长,并导致每位顾客都显得不耐烦,只要有一点小错误,争吵是免不了会爆发的。像这样的英资霸级超市,其实是不应该出现顾客痴痴地等待付款的情况,毕竟它是跨国霸级超市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与日常操作方面,应该有丰富经验才对。

隔天早上,我再度前来购物,发现购物车还是要等待领取,可是超市内的顾客疏落,收银处只开放大约10个,令人感到纳闷。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之前该超市聘请的外劳员工几乎都不见了,连在停车场收集购物车的员工也换成本地人。停车场内的购物车四处散布,只有几位员工在收集,看样子昨晚结束营业后,员工并没有把购物车收集回来,直到今早上班才开始收集,难怪一早顾客就要排队领取购物车。

我国已经面对经济不景气,相信政府向零售业下指令,减少外劳员工的数目,以腾出工作给国人。也许薪金不高,国人不愿意屈就;也可能该霸级超市节省人力开支,有限聘请员工(可能也删减加班费),导致在顾客服务方面,因人手不够,效率与水平大打折扣,长远来看,该霸级超市的声誉将受影响。

零售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刻,除了大打价格战之外,日常操作与顾客服务方面也得兼顾,不然的话,经济一好转,顾客的流失率将大幅度提升。

(2009年1月15日)

延伸阅读

关于马来西亚人在霸市购物的行为:Patsy Kam《Hypermarket Tension》

关于我国霸市管理需要改善之处:Patsy Kam《What Customers Want》


跨年纪事

2008年的最后一夜,一群朋友在我家聚会,大家在饱食酒菜之后,不着边际的聊着一些话题,在不知不觉中,午夜已经悄然到来。

我们从阳台望向乔治市的夜空,远处临海的地方,一连串的烟花在夜空绽放绚丽多姿的花样与颜色,仿佛提醒大家正式告别2008年多姿多彩的变化与经历。

对槟城人来说,2008年是近几十年难得的大改变。槟城的政治天空换了颜色,新执政的州政府的新人事、新作风,为岛上多年不变的生活,注入一股崭新的气息,让州内的子民亲眼目睹快速实行的种种突破性变革行动,也让他们对于未来也有着美丽的期盼。

其实多数的时候,我们只能看见一半的炫耀烟花,因为沿海而建的一栋栋公寓与酒店,遮挡了我们的视线,不过看着一半的耀眼烟花,并无损我们的欢乐气氛,半个烟花犹如半轮明月,别有一番缺憾的风味。

世事的圆满与缺憾,好像圆月和新月,而每年都会发生一些令人感到震撼与伤痛的事件。去年年中的中国汶川大地震,人命伤亡逾25万,轰动中外,而年终印度孟买的宗教极端恐怖分子血腥袭击事件,酿成逾四百人伤亡,震惊全球。

虽然我国没有地震、台风等天然灾害,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山坡土崩祸害,造成5人死亡,附近的5千居民必须漏夜疏散,举国上下,闻之哗然。这也是自1993年淡江高峰塔倒塌事件以来,最严重的土崩惨剧。

在我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常态,虽然槟城民联政府积极地看待山坡发展房屋计划的评估报告,可是来自企业集团的压力,相信也是非同一般,因此每当我路过峇都丁宜、垄尾等地区,望着山坡上矗立好几年的公寓高楼,或者洋楼,心里难免萌生老天保佑的祈求。

霎那的光辉并不代表永恒,绚丽多姿的烟花很快就消散了。长年以来的元旦惯例:彻夜不停的响亮车笛声,这次倒是有点出乎意料地消失了。或许是平安夜的嚣张举止及破坏行为,让民众有所顾忌;或许是大量的警察在几个重要的地区站岗,让民众有所警惕;或许是2009年乘着金融海啸的到来,让民众有所忧虑。

2009年的到来比往年寂静,从阳台上远望前方的马路,没有车水马龙的盛况,也没有车笛声响连天的喧闹。如此平静的深夜,会不会是暴风雨前夕的肃静呢?减薪、无薪假、冻结人事等都是去年年终不断听闻的消息,让一些朋友提前准备,开始锱铢必较过日子,而市场上也开始传闻,过了春节,更严厉的萧条才会正式到来。

市场萧条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不可能独善其身,不过身在困境,并不意味着心志也随着沦落。想要跳得高,先要学会蹲下、想要跳得远,先要学会退后,2009年的逆境就是要我们学习蹲下和后退,为来年的跳得高和跳得远作好准备,这是今年我听到蛮实在的鼓励话,与大家共勉。

(2009年1月8日)

延伸阅读:

文章《09年的逆境求生》

总统与首富的贪婪


图片说明:贪婪的台湾前总统陈水扁第一次被羁押时,高呼“司法迫害”,令人不禁摇头叹息。从“台湾之子”沦为“台湾之耻”,也只不过短短的8年。

台湾前总统陈水扁涉及贪污洗钱四大弊案:南港展览馆安、龙潭购地弊案、国务机要费案和洗钱案,是台湾特侦组做出第一阶段的侦办,查出扁家在四大案中,总共贪污了近8亿新台币(“海角7亿”,大约8千5百万零吉)

这四大弊案只是第一阶段的侦查,第二阶段的侦查将针对扁家的“台湾第二次金融改革”、“机密外交”及“企业索贿”,做更进一步的彻查。如果所有的弊案都成功起诉及判刑,陈水扁大概都会在监牢里了度余生,而其家人、姻亲、亲信等也将会“陪伴”他一起在牢狱中度过一段时日。

陈水扁及家人、亲戚、亲信等的贪婪与滥权行为,实在令人咋舌。在国务机要费案中,吴淑珍还指示马永成和陈镇慧制作假的总统府奖赏名单,然后再私自刻当事人的假印章和签据,冒领几十万新台币!

虽然目前第一个阶段检调单位查出藏在瑞士的犯罪金额高达8亿新台币,可是第二阶段的侦查相信隐藏在日本、台湾与美国等的犯罪金额应该超过30亿新台币(3亿2千万零吉),不过一般认为总数有接近百亿新台币的可能!

台湾陈水扁家族贪污弊案的犯罪金额之大与涉嫌的官员之多,固然吓人,不过与中国首富黄光裕的案件比较,不管在犯罪金额或者官员牵涉方面,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图片说明:(左)中国首富黄光裕(创办国美电器)与哥哥黄俊钦。

黄光裕与黄俊钦弟兄涉嫌骗贷、诈骗、套汇操纵股票、侵占股东利益、虚假文件、偷税漏税的犯罪行为,而多年来他们花费几十亿人民币,在中国中央部门、高级法庭及地方政府,买通逾千名各级官员作为其共犯结构,大肆发展其黑金贿赂网络,而多年来在洗钱套汇方面,犯罪金额已经高达上百亿人民币!

陈水扁在被扣押时,高举双手呼喊:“司法迫害!” 他还妄想利用多年以前白色恐怖的悲情,达到个人的私利。无独有偶,黄光裕面对调查时,大洒金钱来编造“舆论”,为自己“伸冤”。据报导,“黄光裕集团”一天之内利用网民发出9万条讯息,并策划受贿的中国财经报纸与网络评论,攻击中国政府及公安,更发动海外媒体以“共产党有系统打击富豪”的口号,作为保护私利的反击。

台湾与中国同时出现前总统和首富涉嫌贪污、诈骗巨额案件,绝对不是偶然的事。经过两次的政党轮替,目前台湾已经迈入较成熟民主社会,不过在支撑民主社会的三大支柱(自由、民主、司法)方面,台湾的司法仍是较薄弱的一环。司法的独立、公平与正义,必须超越政党、省籍、权力的效忠迷思,而侦查及审判陈水扁家族弊案,将是台湾司法的最大考验。

在当前中国的政治结构下,有人会认为,黄光裕会落网的主要原因,是其背后的靠山不够强大。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因为中国当前的政治生态,有结构性的缺陷。香港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话一针见血:“朱镕基曾说为贪官准备棺材,中国恐怕没那么多木材做棺材。”,也再次证明“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败”的说法正确无误。

(2009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