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移民

开斋节首天,我前往加油站添油,负责收费是一位马来姑娘。添油之余,我和她闲聊几句,她来自吉兰丹,在槟岛工作,没回家庆祝开斋节,要多赚些假期津贴。离开加油站时,我向她祝贺开斋节快乐,她露出甜甜的笑容向我道再见。

开斋节期间,根据统计,使用南北大道的车辆,每天可能高达120万辆,而通往东海岸的大道也接近100万辆。假如每辆车子代表一个家庭的话,那么就有大约210万个家庭返回家乡。我国大约有530户人家,其中有一半的家庭在佳节期间赶路回乡。

每逢佳节,不管是开斋节还是春节,全国各地的小镇都比吉隆坡、雪兰莪等城市地区热闹多了。佳节期间,大道上的繁忙车子证明了在吉隆坡、雪兰莪等城市地区的居民,多数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人,他们是城市新移民。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我国首都的吉隆坡,开始朝向工业化及城市化的目标前进,城市地区人口在几十年间大量增加,其中包括大量涌入的外来就业人口及大专生(未来的就业人口)

今天,45岁以下的吉隆坡居民,大部分是在那个年代涌入城市的。他们人生的四个阶段,读书、工作、成家、立业,都在城市完成。这四个人生阶段也把他们乡村、小镇的身份,慢慢转变成城市新移民。

虽然他们的身份已经是城市人,可是他们对于居住地区的所谓“居住地认同”,并不强烈。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这个城市没有他们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只有大专校园和成家立业的回忆。他们的居住地点经常随着念书或者工作需要,往往多次迁移,因此那份居住地认同的感觉,是不容易萌生的。

由于缺乏居住地认同的意识,城市新移民对于社区的概念,也难于产生共鸣。在许多新颖住宅区,社区建设相当完善(公园、游乐场、草场),可是居民之间的互动是不常见的,像极了“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社区的活动如民族节庆(中秋提灯、元宵、开斋节、春节)、团康联谊(烹饪、气功、大扫除)、宗教节日(圣诞节、中元节)等是促进居民之间联系的最佳管道,可是类似活动并不容易在城市的住宅区蓬勃推行,因为逢年过节大家都习惯性的收拾行李返回家乡庆祝。

这群城市新移民要变成城市居民(土地认同),或者还需要1020年的时间吧。

当家乡父母仙逝后,或者家乡老房子变卖后,或者自己有了孙子后,这群城市新移民就不再携妻带儿,风尘仆仆返回家乡庆祝佳节,他们居住的地方将成为他们的家乡了。

惟有多了一份居住地认同,大家才会对社区的种种不安感到焦灼,并渴求社区的宁静与安稳。有了对居住地方的焦灼与渴求,城市新移民的特质会逐渐转淡,城市居民的身份将变得明显。

(2007年10月18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