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挑剔的槟城人

作为槟城人,在其他州属的民众眼里,我们是非常容易被认出的。

据说有两个特质是异常明显,第一是聚在一起就讲福建话,第二是数落当地食物(尤其是小食、面食)难吃

(在吉隆坡,通常我只吃三种小食:板面,大碌面和肉骨茶。)

这是无可厚非的。

首先,哪有槟城人不会讲福建话的,其次,槟城的确是小食天堂。这种解释(尤其是后者),虽然合情合理,可是听在其他州属民众的耳里,难免落个嚣张、炫耀的“罪名”。

槟城的小食闻名全马,甚至海外,绝对不是偶然,或者侥幸的。

根据策略大师波特(Michael Porter)竞争优势理论(Competitive Advantage):任何地方不会有某一行业突然兴起,一定是有一群企业有互相关联,形成一个大群体,这种关联与该地方市场的竞争情况息息相关。地方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要满足当地的消费者。某个地方的某种产业最兴旺,原因之一是那里拥有大量懂得挑剔的消费者。

德国的汽车品质优异,最大推动力是来自非常注重车子高品质、高性能表现的德国人。

法国的美食闻名遐迩,最重要的因素是当地餐饮行业必须满足懂得品尝美食及嘴刁的法国人。

意大利的服装与鞋子设计享誉全球,这与意大利人讲究服饰品质与品味的习性相关。

日本的家居空间相当窄小,日本也自然发展出能够发明全世界最精致、最小巧、最多功能的电视、音响、饭锅等的家电产业。

作为槟城人,我们对小食的色、香、味、价格、卫生、服务的要求提高,也间接地提升槟城的小食水平。对于槟城小食行业能够持续兴旺,懂得挑剔的槟城人也作了不少的推动与品管的工作。

去年我曾经在网路论坛看到有人受到市区某炒粿条小贩恶劣对待,愤愤不平发帖子,引来许多人声援,杯葛声不时出现,甚至还有人热心介绍其他地区美味廉宜的炒粿条,颇有“天涯何处无芳草”之势。

前阵子开斋节期间,友人发现市区某小贩售卖只有粉条与汤汁的叻沙,完全没有蔬菜,价格竟然一样。当时正值中午时分,叻沙汤汁尚有满满一大桶、粉条一大堆(证明开挡不久而已),菜市距离摊贩只有一箭之地,难道菜市没有蔬菜售卖吗?

友人带着前来游玩的朋友马上离开,作为槟城人,他觉得请外州朋友吃这种叻沙简直丢人现眼。

当槟城小贩尽心尽力提供美味、廉宜的小食,为槟城小食持续保持高水平之余,也有一些贪小便宜、态度恶劣的害群之马四处横行,败坏槟城小食声誉。对待类似小贩的最佳方法是杯葛他们及帮他们宣传,让他们恶名远播。

惟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继续理直气壮批评人家的小食难吃。

(2007年10月25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