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歌曲那些书

《从龙应台到罗大佑……》是中国撰稿人许知远在《亚洲周刊》的一篇专栏文章的题目。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期,罗大佑的歌曲和龙应台的文章同时涌进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后迎来青春期的年轻人的内心,他们的思想、情怀与风格,令人神往。正如许知远所说:“每个年轻人都喜欢那样的景象:四周漆黑一片,只有独行者发出光芒。”

是的,那是一道绚丽、强烈的光芒。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我也正处于青春期。在心情起起伏伏的青春期,能够抒发,或者发泄一切苦闷、忧郁、茫然的情绪,摇滚乐是其中一项最佳选择。

“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一个沙哑又清亮的歌声,不断冲击年轻人的思维,让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仿佛听见自己的矛盾、无奈、不满,在尖锐、敏感的歌词里一一浮现。

多年以后,我经常在少年人的讲座上,提起那段不快乐的青春期,然后告诉他们,我找到的一些歌声,可以抚平我的凹凸不平的情绪。

每个年代的青春期都是由不快乐、不安、犹豫等的情绪组成的,他们与当年的我一样,需要寻找一个不同的歌声。

多数时候,我选择播放《现象七十二变》。

歌曲开始的轻松、悦耳旋律,一下子捉住少年人的注意,随着而来的歌声与歌词,像一根悬挂在大铜钟前的大柱子,徐徐地碰撞他们的思维。我隐隐约约看见,他们的双眼散发亮丽的神采,仿佛看见一道绚丽、强烈的光芒。

我翻开《野火集》,出版日期写着:中华民国七十五年三月三十八版。我尚记得是在槟城华人大会堂礼堂的书展上购买的,那年是1986年。

我想,那年我翻阅、重读、思考最多的书应该是《野火集》,而我也相信,在那个年代,有类似举动的,应该不止我一个。

20年后,龙应台陆续书写的文章与书籍,其观点与分析依然像一把寒光刺目、异常锋利的刀,常常刺入全球的华人的脑袋,让大家不得不思考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课题、探索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观念。

龙应台在《百年思索》写道:“不是说,所有针砭时事的文章在事过境迁之后都要失去它的魅力?那么为什么梁启超的文章在一百年之后仍旧让四十岁的我觉得震动?”

我已年过四十,打开《野火集》,读到她用非常简单的句子分析民族性格的缺憾:

“挣扎在崇洋与排外两种心态之间,我们有时候就像个同时具有自卑感与自大狂的个人。”

“如果我们真心要把教育治好,为这个民族培养出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良知的下一代,那么办教育的、教书的,就不能迷信自己的权威;他也要禁得起来自学生的刺激与挑战。”

那一道绚丽、强烈的光芒,依然震动我的心弦。

(2007年12月20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