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大軍浩蕩出征


上星期我撰写有关我国人才外流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人才外流的内忧范围(尚有值得补充之处)。近年来,人才外流之所以严重,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里外夹攻,才造成短时间内流失数目过于庞大,震惊海内外(《亚洲周刊》也作专题报导)

对于人才外流,我们持有刻板印象,多数认为前往国外工作或者移民的都是华人,其实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自1970年代推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种种行政偏差,让华裔感觉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不过近10年以来,国人移居外国的原因不在仅仅局限于不公平政策或行政偏差,其他如治安败坏、经济萧条、外国薪酬较高、发挥专长、子女教育等逐渐成为考量的因素,而有着类似移居国外考量的当然也不只是华人而已。

前人力资源部长冯镇安表示,现在马来人移居海外的数目日益增加,仅仅在英国就有约2千名马来专才服务于资讯科技、金融及医疗等领域。而目前申请移民的马来知识分子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有留学欧美纽澳背景的一群。相信他们对于社会趋向保守以及激进宗教思维崛起感到不安与不自在。

两年前我曾在《人才外流无关肤色》一文中写道:“许多人有错觉,以为为了高薪、体验不同生活而前往国外工作的都是华人,其实不然。有位马来女撰稿人以“人才外流是色盲的”为题目,撰写有关她的一群亲戚及朋友选择在新加坡、欧洲、美国等工作及生活的文章。作者发觉他们在国外都生活得相当愉快,并且融入当地社会。她也指出,这群在国外生活的马来人也是为了让家人有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与优质教育,他们才选择离乡背井,远赴国外生活。她也强调,前往国外开创新生活的国民,并不局限于某个族群。”

人才外流的内忧是种种原因把人才推向国外,而外患则是许多国家以种种优惠向人才拉人,在推与拉的两道力量牵引下,流失情况难免恶劣。

3年前新加坡政府公布至2030年的国家发展蓝图,是以650万人口的规模来规划(当时约有450万人),未来20年,它要招揽200万外来移民,希望届时移民将占据总人口的一半,成为汇集全球人才的大都会。

新加坡的人才大召唤,我国占有近水楼台之便,因此浩浩荡荡人才大军穿越长堤的盛况,相信会历久不衰。

根据国行数据显示,过去3年我国企业流向海外的投资累积总共有400亿令吉,换句话说,一定数量的员工将跟随这些企业一起移居外国。如果再加上近年来欧美日外资企业从我国抽取人才前往中国、越南服务的话,那肯定又是一支庞大专才移居的队伍。

我国的外流人才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仍然保留国籍,认同“根”在马来西亚的家国观念。在多数人心中,如果国家经济起飞、居住环境改善、施政效率提升,他们肯定纷纷回返,1990年代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当然,要马来西亚要改变,作为马来西亚人的你们就不能在新加坡、台北、上海、东菀、墨尔本、伦敦、纽约、加州等地方吃饱后偶尔发发牢骚,或者持有“风声雨声读书声不吭一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的犬儒态度。

看看海外台湾人在总统选举时,不论蓝绿都纷纷赶回投票的热情,海外国民也要好好学一学,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登记成为选民。

改善人才外流的问题,知易行难,牵一发动全身。近来政府推出各种政府转型计划和经济转型计划,设定迈向高收入国家的目标,是意料中的改变,不过执行起来,未必一帆风顺,有太多政治与利益在刻意干扰。我国未来的走向,政策和策略的改变,确确实实需要强烈的政治意愿与改变。

延伸閲讀:

原文刊登于《光華日報》“島城啓示錄”(2010年3月5日)

《亞洲周刊》:馬華精英外流,異鄉綻放異彩


《人才外流无关肤色》

作者:欧宗敏

2008年1月5日刊登于《光華日報》“島城啓示錄”

几个月前,我的年轻朋友想转工,向我咨询意见。他在新加坡工作,回来吉隆坡度假,刚好看见报章的征聘启事,便前往面试。他面试的职位是副经理,月薪约马币3千,与他在新加坡的薪金数字相差不远,只是汇率不一样而已。

我帮他略略计算,便建议他放弃面试的新工作。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赚新币肯定比马币划算,二是在吉隆坡工作,交通开支将耗费至少30%的薪金(他在新加坡的交通开支不到6%)。这两个原因足于令他打退堂鼓。

上个月人力资源部公布,目前有24万名大马人在新加坡工作,其中20%是专业人士,其余是普通员工。假如有机会在新山见识上下班时间长堤两岸的繁忙情景,你才知道每天大约有5万人乘搭各种交通工具前往新加坡工作的极其壮观场面。

像许许多多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一样(新币的吸引力是主要原因),我的年轻朋友依靠新币的薪金,在短短5年内还清马币5万的海外留学教育贷款,不到卅岁的他已经在马来西亚的老家买房子,用新币还房屋贷款。

对目前要升学的莘莘学子来说,其中一项最热门的选读科系是会计。根据人力资源市场调查,我国的会计师纷纷前往国外工作,造成未来12年,国内将缺乏高达6万名会计师。目前中国是我国会计师前往淘金的主要地,当地企业愿意支付年薪高达马币20万的薪金聘请会计专才。除了中国,新加坡和一些中东国家也加入挖角的行列。

许多人有错觉,以为为了高薪、体验不同生活而前往国外工作的都是华人,其实不然。有位马来女撰稿人以“人才外流是色盲的”为题目,撰写有关她的一群亲戚及朋友选择在新加坡、欧洲、美国等工作及生活的文章。作者发觉他们在国外都生活得相当愉快,并且融入当地社会。

在欧洲生活的亲戚,在给她的电邮写道:“我们在吉隆坡的朋友都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可是我们还得在全新的环境打拼,不过吉隆坡有令人生厌之处,那儿的人群,以及我们在那里的生活方式,实在不适合养育家庭。”

她也指出,这群在国外生活的马来人也是为了让家人有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与优质教育,他们才选择离乡背井,远赴国外生活。她也强调,前往国外开创新生活的国民,并不局限于某个族群。

现今世界的趋势,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人才的大量流动,将帮助一些城市与国家迅速发展,也影响一些城市与国家的发展步伐。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让人才发挥才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必须面对的人力资源的严峻挑战。

如果与一百年前飘洋过海的先民比较,这一代走出去的人才,并非仅仅为了两餐温饱的要求。他们寻求的是文明、公平社会、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以及高素质生活方式。

正如马来女撰稿人所言,人才外流是色盲的,是无关肤色的。许多时候,土地、家国的情怀,比不上美好生活来得实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