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文:必要掌握的義務


近年来治安败坏,许多住宅区频频发生偷窃、抢劫案件,为了制止情况恶化,警方寻求民众协助,因此常常举办警民对话,彼此交流,共同防止罪案发生措施。在类似的会议上,常常可以听到民众提出这样子的要求:最好有懂中文的警员,以协助不谙马来语的民众。

有次我读到这样的报道,有位华裔警长在对话时表示,如果是老年人的话,提出类似的要求是情有可原的,可是对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应该的,毕竟马来语是我国的国语,我们应该懂得讲马来语才对。

这位华裔警长说得没错,马来语是官方语言,而我国实行国语政策多年,50岁以下受过教育的国民,基本上是应该懂得使用马来文的,除非是文盲,或长居国外,或歧视马来文的极端人士。

在我中学时期的1980年代,SPM的马来文成绩,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升学道路。那年,我的马来文考获7(及格),SPM文凭成了B等,不能升中六(当时私立学院不普遍),只好上班。我总认为学校教导的马来文程度相当高,即使SPM马来文只是及格,我也看得懂马来报章与电影、听得懂马来新闻播报。

后来中年重返校园,由于SPM的马来文成绩不是6以上,所以必须报读大专马来文科目。当马来讲师发回第一份作业时,他问我为何来上课?我如实回答,他不可置信,因为我的水平与其他同学比较(独中生和外国学生),相差太远了。

坦白说,多年来华社对于学习马来文的态度,是相当复杂、矛盾的,一方面清楚它的地位,一方面则不积极,甚至有点抗拒多使用它。这种复杂与矛盾情绪的产生,与过去30年,国阵政府在经济、教育、文化各方面,执行的种种政策有着密切关系。

在经济方面,197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官员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许许多多严重的偏差,偏离了“消除平穷,重组社会”的原定目标,导致华社觉得没有分享国家经济蛋糕的机会。

在教育方面,华文教育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例如华小的拨款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至今依然必须依靠华社全力的经济支持。在文化方面,直到约15年前,像舞狮、舞龙这种表演文化,才没有获得当局的积极干涉,这种情况是今天观看中文电视节目和聆听中文电台长大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

长年以来面对各种限制,导致许多华人产生一种“移情作用”,对于马来文的学习,产生一种抗拒、甚至不屑的消极态度。最近10年,中国经济势力大增,中文的价值日益重要,更加剧一些人的功利观点,认为学习马来文是浪费时间等。

其实,作为马来西亚人,我们有学习马来文的义务,它是官方语言,有一定的语文地位,不要忘了,议员在国会或州议会为民众争取权益,必须口操流利的马来语。除非不认同这个国家,要搞移民,不然的话,持有马来西亚身份证是没有理由歧视自己国家的官方语言的。

延伸閲讀:

原文刊登于光華日報“島城啓示錄”(2010年9月10日)

《南洋商報》社論:《學習國語天經地義》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