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西餐故事

(“其实槟城西餐是海南厨师烹饪的味道最好。”在今年春节聚会上,剑飞在谈到我的专栏《槟城西餐二三事》时,向我表达他的看法。关于海南厨师与西餐的渊源,我曾经专栏中提起,只是不记得那一年撰写了。

上个星期,“阿贤人情味”介绍槟岛白云山路的海南西餐,那位摊主是我的30年老邻居,看完这个节目,我开始回想当年撰写有关西餐的文章。

后来我找出这篇专栏文章《槟城西餐故事》,发现是2002年写的,难怪剑飞没有印象,那时候他尚在台湾留学。)


2002526《闲语录》)

上星期的专栏提到两年前2000年)吉隆坡一带,曾经一度相当流行平民化的西餐扒座(现在似乎是港式茶餐厅)。当时那里的西餐扒座,除了售卖各种烹饪方式如炸、煎的鸡、牛、羊、猪肉之外,尚推出“大大杯”的果汁作为卖点,所谓“大大杯”就是可以供两个人饮用的“糖水多过果汁”的超级大杯果汁。

坦白说,类似的西餐扒座,其炸、煎的鸡、牛、羊、猪肉的味道往往并不这么样,沙拉、薯条也不对劲,有些甚至难吃,可是人潮仍然汹涌。这种水平的西餐也会有这样多人吃,原因也许是当时吉隆坡正流行吃西餐,又或者他们没有吃过高水准的平民化西餐,以为西餐除了炸鸡、汉堡包、薯条之外,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这种味道了。

后来我仔细一想,发觉槟岛咖啡店或者小贩中心的西餐水准高,其实不是偶然的。它与槟城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背景是有关系的。1786年,莱特船长开发及发展槟城,他带来不只是经济发展,尚有文化的交流,包括衣食行住、环境与生活习惯的不同。他让槟城的岛民最先接受英国文化,或者西方文化,当然也包括属于饮食文化的西餐。

槟城是相当特殊的州,如果与马来西亚其他州比较的话。或者可以这么说,槟城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刻的地方。从我们每天走过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建筑物的构造与风格,不是提醒我们这个岛上有许多丰富的西方文化遗产。

由于槟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依靠炎热阳光、洁白沙滩(希望还是)吸引许多来自欧美、纽澳的旅客,加上大约有20年的时间,有几千名澳洲皇家空军及家眷常驻在此。有了洋人族群,西餐的需求也日益重要,槟岛著名的EDEN西餐厅就是依靠提供一流西餐给洋人起家的。

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少年(上个世纪70中至80年代初),认识西餐是从西餐馆的鸡排、羊排、牛排开始,现在的槟城青少年多了选择,他们可以从咖啡店或者小贩中心的西餐摊品尝鸡排、羊排、牛排,可是马来西亚其他州的人往往通过麦当劳与肯德基美式快餐店,用手吃炸鸡、汉堡包、薯条开始认识西餐的。这种认识西餐的分别是有差异的,其差异在于接受饮食文化的精致与粗糙。

西餐在槟城的历史悠久,所以西餐厨师的数量也相当多。许多酒店的西餐厨师后来都纷纷开西餐摊,自己当老板,因此咖啡店及小贩中心的西餐能够保持一定水平。谈到西餐厨师,就要提到海南人。从前海南人的三项传统行业之一的厨师(另外两项是当船员与开咖啡店),不只是懂得煮海南鸡饭,还以烹饪西餐极负盛誉。在殖民时代,许多洋人老板聘请西餐厨师往往指明要海南人。老一辈的海南西餐厨师的确厨艺不凡,他们除了能烹饪美味西式主菜之外,尚能西式糕饼点心,自己调制特制酱料、调味料。因此,当他们看见现在西餐厨师为了省时省力都采用罐头酱料、罐头调味料,都不禁摇头叹息。

唉,以为西餐就是只有炸鸡、汉堡包、薯条也是一种悲哀,一种不知精致饮食文化的悲哀。


延伸阅读:

“阿贤人情味”介绍槟城白云山路平民西餐(海南西餐)

http://www.wretch.cc/blog/xian1&article_id=2790995

关于海南西餐厨师的事迹,可以参考Fraser's Hill避暑胜地介绍(英文):

http://www.journeymalaysia.com/MH_fraser.htm

1 条评论:

Sin Ee 说...

我也很喜欢那边的西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