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西餐二三事

那天我在丹绒道光(Tanjong Tokong)一带的商场里面的快餐店用餐,刚好邻桌有对年老夫妻也在用餐。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用刀叉慢慢地切割炸鸡块,然后悠闲地一口一口享用。他纯熟、典雅的用餐方式,在用手抓食的美式快餐店里,显得有点异类。我笑笑地对太太说,老先生可能是当年的留英学生吧。太太回答道,有可能的,因为这一带有许多早年受英文教育的居民。

英国的殖民遗风(从莱特船长到我国独立前,约有170年)对槟岛居民的影响是深远的(包括衣食住行与生活习惯)。其他不说,单从饮食文化方面来看,西式早餐就是明显例子。多年以来岛民世代相传的主要早餐是典型的西式早餐:奶茶、咖啡、鸡蛋与牛油面包。这一点就和其他方的传统华人社会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咖啡与唐茶、半生熟鸡蛋牛油面包与肉包叉烧包。

除了奶茶、咖啡、鸡蛋与牛油面包之外,西餐是另一个明显例子。

虽然槟岛的小食(包括中式、马来式、印度式等)种类繁多,其美味可口已经闻名遐尔,可是西餐也是老饕/游客不可忽视的地方美食之一。我常常告诉其他州属的朋友,来槟城游玩及品尝美食,固然要吃炒果条、叻沙(laksa)什么的,可是西餐也要试一试,因为这里的西餐平价且水准高。

西餐在槟城是一种相当普及及平价的美食,可是在其他州属则未必,其主要原因有几项。

首先是历史因素。槟城是全马最早开发的地方,也是英国人最先发展的州属,而上个世纪60、70年代有几千名澳洲皇家空军(RAAF)及家眷常驻20年之久,加上槟城也是历来欧美旅客首选的旅游景点(近年来呈现衰退现象),因此西餐的供应链(从殖民时代洋人官员的雇用西餐厨师到独立以后酒店业和西餐馆的厨师)百年以来都不曾中断。

其次是西餐馆林立。在我青少年的时代(上个世纪70年代末),岛上已经开设许多西餐馆,那里是我们庆祝生日、约会及朋友聚会的地点之一。后来我才发现其他州属的同龄朋友并没有类似的年少欢乐经验,因为那里没有西餐馆。他们最初接触所谓的西餐,其实是KFC炸鸡或者麦当劳汉堡包,而美式快餐店的大量涌现也已经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了。

第三是西餐平价及普及化。槟城的小贩应该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售卖西餐,在这之前,西餐惟有在西餐馆或酒店才能品尝。槟岛的酒店与西餐馆林立,西餐厨师转变成西餐小贩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转变,西餐便趋向平价、大众化了。现在岛上的许多咖啡店、小贩中心都可以发现西餐的踪影,而它受欢迎的程度与其他槟城小食不差上下。

西餐在槟城是一道有独特历史香味的美食。

今年是我国独立50周年纪念,亲身经历殖民时代的人群也已是老先生和老太太了。50年过去了,也许只有把热腾腾的鱼肉沾上浓白塔塔酱(tartar sauce),那股殖民遗风的味道才会扑鼻而来……。

(2007年2月15日)



没有评论: